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协会新闻

“聆听稚语 倾注童心”儿童哲学与教育研讨会举行 胡卫出席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6-3 点击数:5927

本网讯(本网综合消息)527日,聆听稚语 倾注童心儿童哲学与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先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女士,协和教育集团副主席、学前管理部部长赵霞女士,协和教育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海富幼儿园总园长陈晓韵女士,协和教育集团学校改善和全球化教育顾问Trevor Higginbottom先生,英国儿童哲学教育专家Roger Sutcliffe先生,法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儿童哲学教育专家Oscar Brenifier先生及Isabelle Millon女士,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占盛丽女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振宇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古秀蓉女士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主要面向幼儿园、中小学管理者、教师、教育研究者和所有对儿童哲学感兴趣并在实践中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人群。会议部分,由五位主旨发言人分享了儿童哲学和哲学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终身教授童世骏先生在其《我之儿童哲学观》的演讲中,特别指出儿童哲学的核心,是儿童和他们的长者都参与一个以讲理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理不仅表现在说理,而且表现在听理(为自己的主张提供理由)以及行理(让自己的行动听从内心认可的正当理由的引导)。童教授学贯中西,通过中西哲学和现实生活的生动例子,向我们阐述了儿童哲学的四个方面:为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儿童对哲学问题的好奇和思考”(Philosophy by Children)关于儿童成长的哲学思考Philosophy of Children)、与儿童一起进行的哲学探索Philosophy with Children。童教授对中西哲学体系其将哲学分别源自于好奇心(惊讶)和责任心(忧患)做了比较,让人深受启发。

英国儿童哲学教育推进及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Roger Sutcliffe的发言以大图景小像素思维为题,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个4岁的孩子平均每小时会问20-30个问题,而当他们上学后这个数据就急剧下降了。为什么?儿童哲学首先倡导的是要倾听儿童的稚语,哲学问题有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无论是物理等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是文史等人文科学,都可以引升到哲学问题,都可以最终回归到终级道德和哲学问题:我应该如何行动?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Roger Sutcliffe先生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持乐观态度。伴随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外在需求越来越容易得到满足,而对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培育,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不仅仅具有工具性功能,更具有哲学的功能。Roger Sutcliffe先生进一步强调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学生在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已发现这些大哲学问题,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具有意义,也更有自发的学习动力;如果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教学过程充满了类似于苏格拉底式的小问题,学习也会因此更加高效和有效。

协和教育集团学校改善和全球化教育顾问Trevor Higginbottom先生与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占盛丽博士的发言从教育集团、学校和幼儿园的层面,说明了如何儿童哲学如何能够在学校和幼儿园真正得以实施,使课程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发生的变革。Trevor Higginbottom先生从对儿童哲学课程创新中不同教师的角色和态度说起,形象地呈现了课程创新逐渐深入的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实施阶段、制度化阶段、传播阶段,并尤其重点强调课堂文化的重要性。占盛丽博士介绍了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与协和教育旗下各所海富幼儿园合作开展的行动研究项目,通过沉浸式观察、观课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儿童哲学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并详细呈现了海富幼儿园开展儿童哲学课程中支持教师发展的课程管理模式。

当天的会议以法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国际著名践行儿童教育哲学家Oscar Brenifier的主题发言为压轴发言Oscar擅长于通过提问、追问的方式引发自我反思和质疑。在现场他通过对话和与参会老师的互动,向参会者展示了苏格拉底式对话的形式,以及思考哲学对话带给我们的冲突和魅力。另外,Oscar Brenifier先生也很推崇中国庄子哲学思想。

当天的十个工作坊环节,以浸入式体验、专题式分享、现场实践与指导、实践案例交流等方式开展。Roger Sutcliffe先生、Oscar Brenifier先生在工作坊进一步与与会者探讨哲学与儿童教育议题;法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儿童哲学教育专家Isabella Millon女士引导参加者一起深入思考与儿童探讨哲学;协和教育资深P4C培训师、海富金太阳幼儿园园长郑国英(Cindy Zheng)和海富东方幼儿园园长Stephen Walshe在工作坊与参加者探讨对于幼儿园开展儿童哲学的相关议题;另外,工作坊环节有协和教育的校长和教师,对P4C在实施不同类型课程的中小学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中的运用,有协和双语学校虹桥和古北校区如何将P4CIB课程相结合的展示,还有P4C在协和双语学校先锋课程各个学科中的本土化运用。参与老师们纷纷表示原来儿童哲学如此有趣对儿童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此次教育研讨会对儿童哲学在上海学校的开展也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相关课题的研究和交流。

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简称P4C)致力于发展儿童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培养儿童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儿童哲学探究活动中,将批判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式思维(Creative Thinking)、关爱式思维(Caring Thinking)、协作式思维(Collaborative Thinking)四种思维方式培养融合。儿童哲学课程关注点并不是要让孩子们掌握非常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和哲学命题,而是培养孩子们的思考习惯,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在课堂讨论的具体话题上,更多聚焦于我和自己的关系我和他人的关系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等和孩子们的生活能够发生强烈链接的话题。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上海及其他有些区域的学校已经在开展儿童哲学课程。儿童哲学课程能够给孩子在思维发展、语言能力、自主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带来很深远的影响。这与我国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和评价改革的理念和改革策略具有共性之处。2013年,协和教育邀请了英法儿童哲学课程方面的专家来沪,让老师和学生们首次接触到了儿童哲学。2014年,协和教育旗下多家幼儿园、中小学开始实践儿童哲学课程。正如本次大会特邀主持人,无锡市协和双语国际学校校长林旭所总结的,儿童哲学不仅让小朋友受益,也让参与儿童哲学实施的老师、校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受益,能够让整个社会受益。将来,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与学生接触儿童哲学课程的学习。

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主办,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协办。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6214;累计访问人数:8323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