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综合市民办中小学协会消息)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于4月10日至12日组织调研团赴杭州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专题调研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交流,探索科技赋能教育新路径,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受邀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团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熊莉娜率队,浙江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葛为民、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晓鸣热情接待并陪同调研。协会监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校长盛雅萍等副会长、校长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工作人员19人参加调研活动。

4月10日,调研团到访“杭州六小龙”代表企业——强脑科技,实地考察智云X强脑脑机创新实践中心。通过展厅互动演示、AI心理评估系统观摩,调研团了解脑机接口在教育、生活、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
随后,调研团来到浙江大学智能教育中心开展座谈。三位嘉宾分别围绕AI时代教育场景重构的理念、学校学生脑科学与AI赋能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心理健康解决方案作专题报告,阐释了AI与教育融合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会后,调研团实地体验“朵拉安心小屋”的数智化管理系统和青少年心理健康AI系统,了解技术对学生心理健康支持的可行性。

4月11日上午,调研团在杭州建兰中学考察。在建兰中学党委书记饶美红、校长陆韵的带领下,调研团参观了兰池锦鲤、铜制非遗工艺、“图书漂流角”以及“名家大师进建兰”展示墙,深切感受到该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教育情怀。
座谈中,饶美红以“从数据到决策 从‘学校大脑’在教育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题,详细介绍了“建兰大脑”在个性化学习支持、课堂教学优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成效。陆韵以“让学校更会思考:建兰中学“人工智能+”教育新样态”为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对教学效能的提升作用。

胡卫讲话指出,近年来,杭州始终走在改革前沿,尤其在科技发展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他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人工智能不仅是教育的辅助工具,更是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力量,传统教育依赖班级授课制,而AI技术的发展使得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他强调技术赋能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呼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支持。
当日下午,调研团赴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考察。在总校长郜晏中和书记郁龙旺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和育才少年科学院。

访问期间,调研团与浙江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葛为民、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晓鸣以及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召开交流会。学校三位教师分别从“在育才这么做老师”、“在育才这么做数智”和“在育才这么做干部”三方面进行汇报,郜晏中校长结合学校高质量发展的15条路径,分享了育才在办学中的探索成果和实践经验。

胡卫在座谈中称赞郜晏中校长及其教育理念。他指出,郜晏中深耕教育一线多年,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形成了独特的育人范式。他强调,郜校长的教育成果不仅为浙江省民办学校树立了标杆,其办学经验更对民办教育发展具有示范意义,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值得学习和推广。

葛为民认为,郜校长所体现的教育家精神,对于民办学校的办学至关重要。她强调,民办学校应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发展,办好学校。

熊莉娜从多维度剖析了郜校长的治校智慧。她指出,郜校长以“刚性制度”筑牢办学根基,与柔性情怀相融共生,彰显“规则有力度、育人有温度”的独特价值;其次以“仪式感”方式赋能精神成长;最后以“标准化、可复制的教学管理规程”,破解民办学校规模化发展中的效能瓶颈,为复杂教育问题提供了“简而精、易操作”的解决方案。

调研团还来到海宁盐官潮乐之城开展研学调研,实地考察了音乐之家,金庸故居等地,深入探讨校企研学实践合作,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共享。
此次考察,深化了大家对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开拓了学校办学的视野,升华了教育的情怀,为优化本校育人方式、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