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民办学校办学风险分析与策略选择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7-6 点击数:5999

如果借鉴企业的发展阶段划分,一所成功的民办学校应经历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就各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言,创建期应奠定学校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成长期应实现德育、教学、文化、经营各方面均衡而持续的发展;成熟期则应在办学质量与特色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民办学校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办学风险,要求举办者与经营者用智慧去分析、判断和决策。

一、“创建期”的风险分析与策略选择

 

风险分析:民办学校创建之初,最常见的问题有:人才短缺;人心不稳;生源不足;经费吃紧;管理松懈。

人才短缺与人心不稳的主要原因:

◆ 学校草创,知名度低,前景不明;

◆ 民办学校教师没有公职编制,无法办理事业单位人员保险,教师感觉没有“保障”;

◆ 民办学校买地盖房成本很高,往往位于郊区,且工作压力非常重,教师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 民办学校教师忙于应付招生、生源稳定、家长联系、住宿管理等日常琐务,没有时间充电,业务素质难以提升,甚至会因日常管理压力过大而影响教学等等。

 

生源不足与经费吃紧的主要原因:

◆ 举办方经济实力不济,预算不足,急功近利,过度压缩开支;

◆ 招生运作缺乏经验,开局不利,导致预算内收入远低于预期。

 

管理松懈也许是民办学校最可怕的开端。松懈的管理种下学校发展的祸根,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学校的覆灭。为什么会有松懈的管理?一般是由于首任校长管理思路上的偏差:

◆ 错误地把处于创建初期的学校当成他原来供职的成熟期学校;

◆ 不能充分认识到草创时期如同“乱世”,当建章立制,且严加执行,以求令行禁止。夸张点说,就是“治乱世当用重典”、“慈不掌兵”; ◆ 也可能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教师紧缺,导致无法将不称职的教师清理出局;

◆ 生源紧缺,导致无法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 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一所学校的“致命伤”:教风松散、学风败坏。

 

案例一

某所民办学校位于省城郊区,挂靠于当地某所重点中学名下,面向全省招收中小学生,每年学费为22000元(含食宿)。第一年计划招生500人,实际招生200余人。由于生源不足,开学前夕,发生40余名教师集体辞职现象。学校极力做工作,成功挽留教师20名,学校才得以正常开学。

第一年,学者型校长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待违规违纪的教师和学生非常仁慈、宽容,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时间。由于缺少教师,校长甚至对待不写教案的教师都不敢严肃处理,结果出现了教师不怕校长,学生不怕教师的怪现象,教风松散、学风日下。

第二年更换了校长,但是招生形势仍然不见起色,苦撑到第四年,终于无法经营,校舍被迫转让给当地另一所民办学校。

策略选择:民办学校创建之初,应加大预算额度,避免急功近利;坚持严格管理与精细管理,做到令行禁止、指导到位;做好教师培训,善待教师,稳定军心。

由于民办学校一般自建校舍,投资较大,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所以,从民办学校诞生那一刻起,它就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经营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是极不平等的竞争关系。因为公办学校没有资金回报压力、没有教师工资负担、没有营业税。但面对当前民办学校办学的现实情况,经营者不能急功近利,是对于民办学校的最基本要求。

民办学校初创时期,无法与当地名校抗衡,尤其是生源素质上,往往只能招进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后进学生。民办学校创建初期七分管理、三分教学是业内行家里手的经验之谈。如果不能坚持严格管理,这部分学生就能将学风、校纪乃至学校声誉毁于一旦。

民办学校教师来源复杂,初期难免有一盘散沙之嫌,需要用明确的目标来引导,用严明的纪律来约束,用较高的待遇来激励,用实用的培训来指导。

案例二

某所民办学校与案例一中的那所民办学校同一类型、同时起步、同一城市、同一收费标准。该校第一年招生300人。该校以“军校模式”为管理特色,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课堂坐姿端正,无论到教室、宿舍还是餐厅,学生都必须排队。连学生排队行进时的摆臂角度,学校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检查。上“贵族学校”的学生有很多都是所谓后进学生、问题学生,但是,在该校严格管理下,学生的很多坏习惯被改掉了,家长非常高兴。同时,该校有几位富有民办学校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中层干部,创办初期,他们每天召开教师例会,精心布置当日工作,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要求与示范程序分解讲述,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忙碌而充实。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比同城同类学校高出20%,主要以“月度考核奖金”的形式发给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第一学年结束,家长主动为该校介绍了300位新生入校。

二、“成长期” 的风险分析与策略选择

 

当学校顺利走过初创时期,学生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教师相对稳定,学校收支有余,市场口碑尚可,教学秩序平稳。这时,民办学校就进入了成长期。

风险分析:成长期的学校,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每时每刻均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成长期民办学校的风险一般表现为:

◆ 学校规模不断扩张,导致师资总是紧缺,而外聘教师往往难以适应学校,“师资荒”现象造成学校管理陷入困境;

◆ 中考、高考成绩不如人意,优质生源无法吸引进来,学习风气不好;

◆ 家长期望值不断提高,社会负面评价开始增加;

◆ 学校管理者主观上的小富即安、缺乏激情、盲目乐观、松懈麻痹;

◆ 管理层争权夺利、内耗严重;

◆ 办学多年,无法逐年提升办学品质,尤其是提升德育层次;

◆ 忽视学校文化建设,校长无法引领学校文化与教风,教师责任心弱化、专业化成长停滞。

案例三

某民办学校创建于1996年,是某知名房地产集团旗下资产,位于省会城市黄金地段。当时,城市寄宿制中小学校是稀缺资源,上“贵族学校”成为某种时尚,加上该校拥有较好的师资与一流的硬件,办学第二年,该校学生数达到1000人,顺利度过了创业期。

由于特殊原因,该集团董事长任命了对教育“外行”的亲信主管学校,同时聘任了几位缺乏民办学校工作经验的校长、副校长,整个管理团队缺乏教育理想、信念与智慧,缺乏制定教育实施方案和教育教学实战指导的基本素质,不能发现和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学校起步顺利,又使管理团队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安于现状、居功自大、不思进取。

1996-2004年,该市同类民办学校越来越多,竞争压力逐年加大;“名校办民校”大潮兴起,“纯民办”学校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部分民办学校破产倒闭,严重损坏了民办学校的公众形象。可惜的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该校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不见新的动作,没有新的突破,办学品质没有提升,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该校工资水平一般,管理层次较低,教师流动性越来越大,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岗教师的责任心和能力不断下滑,导致家长满意度迅速降低,退学学生逐年增加,学校声誉每况愈下。此后,该校惨淡经营,多次更换校长也已无力回天。

策略选择:成长期民办学校最应注重“成长性”,每年一个台阶地攀登是唯一方向,逐年稳步提升办学品质是唯一出路。

具体而言,“成长期”要尤其关注以下几点:

◆ 管理层尤其校长必须能够引领学校文化与教风,能够带领学校实现战略转型,能够在教育工作实战中指导下属;

◆ 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都是无止境的教育艺术,但是,成长期内应该更加注重德育工作,因为德育更容易、更快速见到实效,全面提升德育层次是此阶段明智的战略选择;

◆ 中高考方面,挖掘优质生源并配备优秀教师是关键,可以高额奖学金、精英实验班等方式,以求迅速在升学竞争中确立地位;

◆ 成长期内,学校规模不断扩张,教师总是紧缺,如果外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应该果断走上自主培养师资的道路,宁可从大学毕业生中精心选择和培养;

◆ 另外,董事会与校长、校长与副校长、校级管理者与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矛盾化解,是此阶段的必修功课,应该有一个睿智的掌门人,能够高效组织、领导和激励管理团队,有效防范管理内耗;

◆ 及时更换德行不高的管理干部,用心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这些都是学校走向成熟的前提条件。

案例四

某民办学校创建于2001年民办教育低谷期,凭借与名校合作办学、内部严格管理成功树立了品牌,顺利度过了初创时期。但期间积累的一些隐患也逐渐凸显:高薪从公立学校挖来的教师不能适应民办学校的管理,师资流动性过大;一味强调严格管理,德育层次低下,学生厌校情绪严重;学生素质不高,学习风气不好;招生期间乱承诺不能兑现导致家长不满;频繁更换校长导致学校管理思路左右摇摆;管理层派系斗争愈演愈烈,教风受到严重影响……以上种种问题,导致在校生人数一度下降,学校声誉快速下滑。

2005年春季,该校再一次更换了校长。新任校长提出了新的办学思路:德育上实行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教学上推行自主创新、文化上建设“用心做事、爱心育人”的教风,将德行不高的干部清除出列,重新整合了精干、务实、团结的管理团队,有效稳定了局面。经过几年经营,该校以严格管理、素质教育双管齐下的德育实效征服了学生与家长;教学方面,通过招收宏志生、高分复读生实现了短期内中高考成绩大飞跃,同时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低进中出、人人进步”的理念化为现实;多年的文化建设和高效、务实的师资培训打造了一支教风纯净、务实求真、责任心强、忠诚度高的教师队伍。短短三年,学校不仅扭转了颓势,而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该省规模、收费、影响力一流的民办中学。

(民教投)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8921;累计访问人数:8360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