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通过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探究过程设计生活化、技能训练生活化以及对生活化学习过程的反思,把物理教学从最基本的感性认识逐层递进,深入到理性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素质,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逐层递进 物理教学 生活化
物理教学活动是一种组织经验领域的活动.它通过低层次的组织活动把学生生活中低层次的或原始经验、素材进行分析、加工,使之变成高层次组织活动,再通过高层次的组织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品质.通过物理教学生活化,学生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去检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反思较低层次的教学活动,去修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现以泸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为例,阐述在物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以实现《新课标》中“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的要求.
1 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的生活化,分析实例,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
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对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得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情景.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例1:同学们在打扫教室时,观察扫帚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思考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实验2:教室或走廊的白色石灰墙壁上出现了污痕,用扫帚以什么方式把它除去?……
分析:凭生活经验,同学们都知道要把地扫干净,必须把扫帚压在地面上,同时还要用力推它.教师以慢动作再现扫地的场景:用一只手把扫帚压在地面上,观察扫帚的形变情况,然后用另一只手推动扫帚向左滑动时,观察扫帚的形变情况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回忆生活经验,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顺理成章地说扫帚除受地面支持力外,还受到一个向右的力,使它发生向右偏的形变.那么这个力是谁给它的呢?学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是地面给它的一个阻碍扫帚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滑动摩擦力.又由于力的作用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