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上海教育新闻网消息)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全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学区和集团办学的内涵品质显著提升,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正不断迈上新台阶。“家门口的好学校”日益增多,民办中小学报名热度有所下降。
根据2016年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数据显示,全市小学适龄入学儿童人数约16万,其中民办小学录取9780人,占6.1%;民办初中录取16921人,占初中六年级新生总数的11.6%。绝大多数家长选择免试就近入学对口公办中小学。
数据还显示,2016年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例平均为3.3:1,2015年为4:1;2016年民办初中报名录取比例平均为1.7:1,2015年为3:1;民办小学只选择本区内学校的占报名总人数84.9%,家长对民办学校的选择渐趋理性。
市教委领导表示,促进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让老百姓共享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果,这是全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核心诉求。推动学区和集团的内涵品质建设,加强内涵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将成为下一阶段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重点工作。
据介绍,市教委将继续指导和督促各区按照预定方案组建新的学区和集团,努力扩大“家门口好学校”的覆盖面。据透露,2016学年,本市将有一批新的学区和集团组建或运行。市教委还制作了“上海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地图”,呈现全市各区县学区和集团及其成员校的地理分布及相关信息,便于家长查询家门口的学区和集团。
另外,本市还将建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发展性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学区和集团持续提升内涵品质。并加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践研究,积累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和核心经验,召开全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会,促进经验交流分享,加大“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宣传力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