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上海教育新闻网消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制造业和投资拉动向服务业和消费驱动转型,作为2016“澳大利亚周·中国”的重点之一,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代表团通过一系列考察与交流,不仅深入了解中国未来教育前景以及宏观经济影响下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更就在线教育、无边界教育、教育品牌塑造及新媒体传播等领域与教育界代表进行广泛探讨。
澳大利亚旅游与国际教育部长理查德·科尔贝克(Richard Colbeck)参议员并对澳中教育合作与交流表示极大关注。同时,此次上海系列活动也得到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多所知名院校以及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例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沪江网、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等
目前,中国正在开展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创新,包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点关注领域。国际教育代表团发言人、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副司长(国际教育)睿凯丽(Kelly Ralston)女士表示:“中澳两国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目标上不谋而合,相互合作将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深入协作。此次访问不仅使澳大利亚各位代表了解中国教育行业的未来前景,获悉人才需求及教育发展趋势,也将为中澳两国未来在数字化网络教育、无边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帮助中国学生成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才,支持中国实现经济转型。”
随着中澳自由贸易协定(ChAFTA)正式生效,2016“澳大利亚周·中国”的开展将提高澳大利亚作为贸易、投资、教育和旅游合作伙伴的知名度,加深双方在各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在教育方面,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将增加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澳大利亚教育机构,并发布于教育部网站,为中国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有关澳大利亚一流学习选择的信息和指导。除此之外,中澳两国也共同签署了备忘录,确保两国在高等教育资质认可方面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研究人员和学者在学习和研究层面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
据了解,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留学生市场,教育及其相关服务已经成为两国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15年澳大利亚由国际教育产生的出口价值高达192亿澳元。根据2016年3月发布的国际学生注册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来自中国的学生注册总数逾17万,占所有国际学生注册总数的26%,再次成为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