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要闻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逾七成花落高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11 点击数:1204

    本网讯(中国教育报消息)1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出捷报:全国有120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揽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74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33项的74.7%,比2014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有67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为125项,占授奖总数的53.6%,比2014年提高5.6个百分点。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花落中国科技大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被南昌大学摘得。

  来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基础研究、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领域,高校继续领跑。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学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全国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3项,占授奖项目总数42项的81%,高校自然科学奖获奖比例比2014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南昌大学江风益团队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全国高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1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50项的64%

  在技术创新领域,高校也在发力。全国高校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8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141项的76.6%,比2014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59项,包含一等奖1项、创新团队奖3项,二等奖55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41.8%,比2014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另外,全国共有17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防专用项目23项,占授奖总数的39%,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继续保持高比例,说明高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提升,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表示,尤其是高校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充分体现了高校的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周静介绍说,在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过程中,数学、生物、基础医学、力学、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等5个评审组的授奖项目,全部被高校包揽,自然科学奖的授奖项目一般都是潜心凝练10年以上,很多项目都落地有声,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这不仅说明他们研究本身具有前瞻性,而且还很接学科发展的地气,高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确实起到引领作用。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授奖数据来看,周静认为,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行业性强的高校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在突飞猛进,其实质基本上都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支撑。目前,中国专利申请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我们不仅要成为专利大国,更要成为专利强国,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周静表示。

  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数据,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5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和评审通过项目总数进一步减少,总数比2011年减少21%,进步奖减少近100项,减幅近35%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71444;累计访问人数:9634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