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民办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4-1 点击数:3795

开 芳

【摘要】民办独立学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形势下,迅速形成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的主要导向,狠抓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民办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民办教育;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了了解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状态和对其有较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笔者在南京地区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 3 所民办高校发放了1500 份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五。

(一) 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

1.专业因素。学生在高考报名进行专业志愿选择和填写时,会受到来自家长、亲戚、朋友和老师的影响,数据显示高考志愿是“自己选择的”比例较多,接近或超过一半,除此之外,影响较大的是家长的意见。两种因素所占比重超过了70%,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志愿选择方面能够自主,同时家长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

经过四年学习,大学生对自己当初选择的志愿和专业,并没有一如既往的热爱或坚持下去,“喜爱”和“很喜爱”的所占比例最多的也仅为2654%,这跟当时选择志愿人数所占比例从4806%6006%相去甚远。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能让我们警醒和认识到育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种问题首先反映到学生的就业方面,戴着某某专业的帽子,却不想找相关专业的工作,想找的一些领域的工作又需要该相关专业的帽子,这就成了连锁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学生对专业与社会的衔接问题知之甚少,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认为好或很好的比例 3 所高校分别为1648%579%789%,其余的大多数认为一般,认为不好和不知道专业前景的人数相对居中,分别占到了 2319%3628%3849%

2.心理因素。现在学生就业心态比较健康,只有少数人对竞争持消极态度。有的学校学生抱有偏高的尝试心理,并不能保证就业成功,在尝试过程中“就业碰壁”后能继续持有健康心态。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问卷设计了另外一道题目: “对于就业,您存在哪些困扰”。此项题目为多项选择,在 3 校被选较高的选项分别为“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挫折心理”、“急躁心理”、“从众心理”。这说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面对上面的各种心理问题。

( ) 家庭因素

家庭和家长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是一个影响因素,这种因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 地域因素

长期以来江苏省形成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地区上存在着苏南、苏中和苏北传统的地区差别。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的各类就业岗位多,并且对国内其他省份的高校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现象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出现了严重的毕业生“扎堆”现象。苏北地区或其他省市虽然有需求,但毕业生考虑到各方面原因往往不作为首选地。

( ) 学校因素

在民办高校学生眼中,参与就业的竞争还会受到区别对待。对就业形势的估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的比例较高。而学校的就业指导在各个影响因素中认同度偏低,这说明学校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 ) 社会方面的相关因素

1.职业因素。学生最看重的是自己才能的发挥,其次是尽量能专业对口,如果不能对口也不强求。学生对薪资待遇的要求在合理的区间内。职业类别中,比较受学生青睐的就业单位有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外资企业,而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受青睐程度较低。

2.竞争力因素。在就业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何把握机会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数毕业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应对,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就业策略和就业态度上还应该有所调整。

3.媒介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浏览人才网址、校园招聘会、亲戚朋友介绍是学生使用较多的渠道,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作用发挥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二、应对措施

(一)合理设置专业,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归属感

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 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分析市场的缺口,从而灵活恰当地调整专业设置,减少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距,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当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同时,发挥专业课授课教师积极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并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去向。一方面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给学生高水平的授课内容,在讲授课程时形式多样地进行引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民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最大化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提高学校就业指导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起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开展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丰富就业指导手段,开发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科学分析市场,客观认识自己,要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实现就业。欧美国家的许多大学,从大一开始,就业指导中心就会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接下来的几年中,就业指导中心会随时给大学生提供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并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兼职工作,传授求职应聘技能,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这为我国民办高校提升学生就业力提供一定的启示。

民办高校的就业部门自学生入校起,就要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就业跟踪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特长、爱好和倾向等信息,为后期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还要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建立就业信息发布、就业过程帮助、就业手续办理的服务平台。联合企业共同做好招生宣传、课程的设置工作,合理地进行改革,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保证订单培养的延续性。完善和拓展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充分挖掘专业的潜在优势,又可以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多方位、深层次的合作,进而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搭建与用人单位联系桥梁,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对称性

民办院校较公办院校在品牌和知名度方面不占优势,因此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当好双向选择的桥梁和纽带。在学生就业竞争力被提升的前提下,毕业生能成功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信息的获得。要定期组织安排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网站、QQ群、飞信群等各种道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毕业生。在班级挑选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就业信息联络员,每周至少发布一次近期汇总的就业信息。同时,学校就业部门和学院就业工作相关部门,把全校学生基本求职信息进行汇总和分类,建立本校学生信息库,并时时对社会发布。

(四)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政策

民办本科毕业生跟公办本科毕业生比较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明确规定不接受“三本”学生。这不仅影响民办学生的就业,对民办本科生也是一种打击,并人为地造成人才浪费。政府应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就业中的作用,并协调社会保障、户籍等部门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和特殊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咨询、市场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政府对民办高校应加强管理。

(作者系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南京林业大学讲师)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138;累计访问人数:6226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