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市教育关工委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凝聚“五老”力量赋能下一代成长,11月3日至5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2025年学习培训班在东方绿舟顺利举办。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执行主任、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驻会副主任陈其昌、金勤明,秘书长于美华出席,全市公办高校(含高职)关工委、各区教育关工委负责人及秘书长,中职分会、高职分会、民办高校分会负责人共120余人参训。

在开班动员中,张艳萍代表市教卫工作党委对各级教育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地感谢。她传达了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及纪念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表彰大会精神。并就围绕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学"筑基,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提升育人水平。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服务大局。二是以"合"聚力,在交流协作中拓宽工作思路。要加强交流协作,汇聚各方智慧和资源。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拓展立德树人"朋友圈",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合力。三是以"谋"定局,在工作谋划中推动事业发展。要胸怀"国之大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调研青少年需求,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精准施策,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德毅的工作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成效,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有序开展“五好”关工委建设,助力党建思政与学生关爱,“三个中心”服务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突出,首轮理论研究基地通过验收、面上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关于2026年工作,他强调,要围绕加强思想政治与宣传工作、助力思政教育一体化、创建教育关工委新品牌、激活基层组织活力、推进新一轮理论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

李宣海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关工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创新性成果、制度性安排,标志着党和国家发挥“五老”教育下一代特殊作用的制度正式建立。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责任使命,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站在国家事业的高度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发挥“五老”优势,凸显特殊作用,结合典型案例与品牌建设,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自身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深入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规律,形成科学的工作路径,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次培训班邀请知名媒体政论评论家、新华社原资深驻外记者马晓霖,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张兆安、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闵辉分别围绕国际形势、四中全会精神、创新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综合改革等内容作专题报告。

会上,对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闵行区等结合工作实践作交流发言。
在分组讨论环节,学员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深化落实三个‘意见’”“推进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助力人工智能时代思政创新等议题,畅谈工作体会、分享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