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本网综合消息)5月15日下午,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召开推进关工委组织建设创新实践暨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表彰会。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高德毅,驻会副主任俞恭庆、陈其昌,各高校关工委、各区教育关工委、中职分会、高职分会、民办高校分会及获奖课题组负责人、先行先试基层组织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会议,高德毅主持大会。
会上,俞恭庆宣读《关于授予2022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理论基地第二届“课题研究成果奖”及第16次(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研究成果奖”和第3次“课题研究优秀组织奖”的决定》。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向获得课题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及“课题研究优秀组织奖”的代表授予荣誉证书。
陈其昌宣读《关于2024年深入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研究的意见》。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以“以党建带关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济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正基以“数字教育赋能关工委的再认识”,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以“发挥‘五老’优势党建引领推进关工委参与‘大思政’工作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孙大麟以“老教授助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实践研究”,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杨伟人以“加强民办高校关工委工作的实践与认识”,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关工分会主任周巧以“‘夕阳红’携手‘青春红’先行先试助力成才成长”,崇明区教育局副局长、区教育关工委副主任陆琴以“老校长助力农村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为题作交流发言。
高德毅传达学习李卫红主任在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培训班精神,认清新时代关工委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上海实际,要着力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注重思想理论建设、破解“三困”学生难题、发挥线上教育中心作用、加快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格局、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视青年教师及青年医护工作者(包括规培生)培养工作、持续开展彰显上海教育系统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等工作。
高德毅强调,推进关工委建设和工作,一要提高加强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的认识。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党委出台“实施意见”,突出基层党委的主导地位,倾听基层党委的真知灼见。二要促进基层组织“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不少先行先试基层关工组织很好地体现了党政主导,善于利用优质资源,积极参与思政建设,全力推进先行先试,创新实践铸魂育人,制度建设成效突出,骨干中坚作用明显,理论研究成果可喜。三要强化理论研究,推进关工委工作创新实践。上海在坚持17年连续开展面上课题研究的同时,首批10个理论基地已进入2021-2023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年内将产出一批新阶段、标志性、引领性成果,体现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新时代新阶段的最新水平和理论基地的研究实力,将在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产生重要影响。
高德毅指出,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进一步坚持各级党委对关工委工作的绝对主导,进一步做好先行先试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全面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