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若尘:政府“放权”高职要学会“接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8-14 点击数:3413

    说自主权这个词“敏感”,其实一点也不“敏感”。一方面,教育界对办学“自主权”的呼声向来就没间断过,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在开始不断地探索如何放权。

    在近日举行的高职院校“后示范”发展研讨会中,自主权这个“敏感”话题再度成为热议的焦点,与会者也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请政府放权。

    其实,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出现了“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提法,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再次提到,但20多年来,办学自主权的梦想一直还没有真正实现,在某些地方行政化力量办学的现象甚至愈加恶化,可见其有效地落实依然任重道远。

    今年两会期间,本届政府改革的方向说得很明确——“转变职能,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实现“小政府、大社会”;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也表示,教育部门放权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所有政府要向学校放权,特别是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5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

    可以说,“放权”一度成了近段时间媒体的关键词。近两年,全国多个城市开始试行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向社会组织转移和让渡部分职能。就高职教育而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不断地学会如何放权,如何有效地监管,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文件,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严峻的问题也正在出现,政府“放权”之后,高职院校是否已经作好充分的准备以“接权”?

    这些年来,行政化力量办学可谓是深入骨髓,政府管得过死,早已造成“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导致这种办学模式使得学校始终围绕政府打转,根本没有养成“自主性”的习惯,一旦政府将政策放开,也极有可能使得高职院校随意性地为我所用,变得毫无章法可循。为此,为了避免政府“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发生,“放权”也要有一个完善的基础,那就是学校要学会自律。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林宇说,现在都强调高校办学自主权,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学校实际上是存在等和看的心态,作为高校自身,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发展,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学校自己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不仅仅是等着看上面怎么做。

    求取办学自主权,在高职院校来说本就无可厚非。从政府层面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放”字上做文章,而从高职院校来讲,更在于一个“接”字,要将那些权力接得下来、接得起来,是高职院校必须要做足的功课。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7763;累计访问人数:837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