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光明网 消息)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逐年减少,再加上现行高校录取的主要方式和考生对于高学历的追求,致使高职院校遭遇生源危机,民办高职更是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在各地民办高职的“垂死挣扎”中,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与世界一流的香港大学“联姻”、高职人才的培养引入国际化视野,采用双语教学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出国门到世界名校去留学”,历年就业率高达95%,走出来一条国际化的民办高职发展之路。记者近日走进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探访民办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生存之路。
办“小”而“精”的特色大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很多学校都在追求“大而全”的办学思路,而苏州港大思培学院目前在校生规模不过2000多人,而且今后也没有进一步扩大的计划。学院院长何若全告诉记者,“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不是规模的大小,而是能否真正把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摆在第一位,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才。”
“国际化”是港大思培最大的特色,也是立校之本。学院采用双语、小班教学教学,课程设置采用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理念,构建以专业群为载体,以培养英语职业能力为重心,以国际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平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第一年完成大部分的公共基础课,上学期强化英语教学,为后来的专业科目打好基础;第一年下学期及第二年,学生通过英语修读商科领域内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及部份专业课,了解各专业领域对跨学科能力的要求;第三年,学生主要选读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加强本身的专业知识。
借鉴香港及国外大学的办学理念,依托香港大学的学科特色,港大思培创建了国际金融、会计等立足于苏州、瞄准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群,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国际知名大学、专业学会职业资格相衔接,部分课程还得到了这些学会的职业资格考试部分课程豁免。
在这里,学校的外籍教师、海归教师和本土教师各占三分之一。学院所聘的专业课教师中,有43%是在国外企业当过经理、财务总监、业务经理的双师型人才。学院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编部份教材,把中外教材结合,给学生授课。
为了让学生实现“在国内留学”,办学之初,港大思培学院就引进了香港大学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Derrick老师介绍,学校的教学计划全部经过香港大学审查和修改。每学期,香港大学专业教育学院会到学校观摩教学、开展教学研讨。“因为质量得到认可,学生在完成指定学习任务后,还可获得香港大学颁发的副学士学位。”
正是这样一套“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在学院今年毕业的522名学生中,有67%的学生获得香港大学颁发的副学士学位,近百名学生被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境内外知名大学录取,其中37人被香港大学、香港理工、香港浸会等香港名校录取。
让每个学生都成长成才
今年的毕业生姚铭浩,沉稳、谦逊。三年前,姚铭浩的高考分数低于本科线30分、英语成绩不及格;但是,三年后的今天,他收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并获得“2012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是母校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让我一步步重拾自信,做最好的自己。”
“不少大专生觉得前途渺茫,缺乏兴趣、自信,导致他们在行为上消极怠慢。”学院副院长裴玉仁说,因此,港大思培把每个学生都视为人才,在关爱中帮助学生找到最美的自我,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