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现阶段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4-11 点击数:4728

王奇

今天上午的发言都很精彩,很有内涵,可惜时间太短,很多民办高校的鲜活、有特色的内容受时间限制被过滤掉了,我们只能知道一些提纲挈领式的东西。民办教育的创立和发展这个话题,十几年前曾经是个令人心潮澎湃、跃跃欲试的话题,后来则逐渐变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充满悖论的话题,再后来又变成了令教育界内、教育界外都无可奈何的话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民办教育领域工作的人认为,主要问题是政策设计与学校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今天民办学校的校长、院长,大多原来也是公办院校的校长或院长。这给我一个直观的感受:民办教育延长了我们的教育生命。就教育人生而言,我们应当感到很庆幸,因为如果只有公办学校的管理经历,没有民办院校的管理体验,我们不能算真正了解中国的教育,也不能真正了解政府、学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民办教育的管理经历,对我们的教育人生来说非常可贵,也非常令人自豪。同时我们又万分辛苦,连旁观者都觉得我们太辛苦了。但是,我们的民办教育毕竟发展到了今天,取得了巨大进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奇迹的人凭借的都不是一时的勇气,而是把这点勇气坚持到了最后。在座各位,办民办教育的时间不同,有的两三年,有的七八年,有的甚至十多年,如果没有把当时的勇气坚持到现在,我们的民办学校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十几年前,民办学校的兴起,似乎恰逢其时;而十几年后的今天,民办学校的发展又好像生不逢时。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生源连续下降,民办学校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发生了变化。今天钟秉林会长的讲话以及8位校(院)长的发言,使我感到民办教育发展这个话题又开始变得自信,开始显露出难以抑制的自豪与激情。特别是钟秉林会长的讲话,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大学》为题,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为民办教育现阶段的内涵建设的内涵作了分析。特别令我感兴趣的是,讲话中完全没有谈到学科建设,只讲了课程建设。这就使我今天从他的口中了解到钟会长心中高水平民办高校中“高水平”的真实含义。钟会长、杉达学院张增泰校长的讲话,对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内涵定义、阶段性都已经讲得非常清楚,无需多言。我仅就“高水平大学”本身来谈点感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那么什么是高水平民办学校?顺着教育部的思路,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什么是同一层次、同类型中的高水平学校?但是,“高水平大学”中的“高水平”三个字,是不应该加定语、随便限制其内涵来加以阐述的。什么叫“高水平大学”,这是一个国际性的伟大命题,伟大之处在于两个特征:一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众说纷纭,但可以引发思考,加深对大学本质的理解。二是这个命题不是昙花一现的命题,而是可以长久讨论下去的命题,且历久弥新。世界上没有答案的问题并非真的没有答案,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如果做个民意测验,问在中国哪些是高水平大学?我想,公众的选择是会高度一致的。

因此,在今天以这个命题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根据我对现阶段诸多民办高校发展现状的了解,我想谨慎地讲两点:第一,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目标是可以提、应该提的,但是在现阶段应仅作为引导性、长期性的奋斗目标。第二,“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口号在现阶段应当慎提、少提。因为多提这样的口号容易引起对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阶段的误判。现阶段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远比公办高校要多,比如法律、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用地优惠、税收优惠、捐赠奖励、信贷优惠、资金扶持、资产归属、合理回报、法人地位、教师地位、融资渠道、退出机制,等等,有的问题初见解决的曙光,有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用以前一位校长的说法就是:让我们这些学校带着镣铐跳舞,还要比公办学校跳得好,好像有点难。在公办学校都慎提“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情况下,要民办学校提这样的口号,那就只能在“高水平”前面加上许多的定语。

刚才有的院长谈到加强学科建设的问题,的确,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口号是: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发展的龙头。这句话是国内外都认可的说法。但我这里要讲的是,这句话对现阶段大多数民办高校来说,并未讲完全。仅讲学科建设是龙头,会把民办学校引入歧途。什么叫高水平学校?或者,什么叫高水平民办学校?现在的政府文件、学校规划中,都提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而今天钟秉林会长恰恰没提这句话。我对此有着强烈的共鸣。我的感觉跟他相同。什么是学科?与此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专业?我在教委分管这方面工作时,发现有一些教务处长、系主任在谈内涵建设时,老是把学科、专业两词混用,甚至永远是把“学科”、“专业”放在一起使用,这样就使得讨论学科专业建设时思路难以清晰,在制订考评措施时就难有针对性。学科的构成要素是学者、研究领域、理论体系、方法论,等等;专业的要素是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学科的建设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发展、创造;专业的建设目标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提高质量等。就组织结构而言,学科相对松散,甚至是虚拟的;而专业的组织结构相对刚性,层次分明。在成果评价方面,对学科来说是专利、论文和技术等;对专业来说,则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从构成要素、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到成果评价,学科与专业都完全不同。学科强,就表明知识创造能力强,尤其是系统的新知识的创造能力强。而专业强,则指的是知识的继承能力强、传播能力强、应用能力强。学科强的外观表征是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等。

构成学科的元素是知识单元,构成专业的单元是课程,而专业则是学科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学科支撑专业,专业组织课程,课程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这个层次结构非常清楚,所以高校中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各有侧重,绝对不能混淆。同时,它们之间是互相交融、相互促进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8879;累计访问人数:6263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