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珠海主城区探索民办教育 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0-16 点击数:25862

公办、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对我校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得知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日前印发《香洲区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民办学校珠海新世纪学校董事长苏一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提升民办教育质量,是珠海香洲区继振兴南湾教育后开展的又一项补短板工程。与全区公办学校相比,香洲区大部分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处于相对低位,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根据《工作方案》,珠海主城区将拿出多项举措规范辖区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提升民办教育办学质量,着力推动公办、民办学校发展齐头并进。

    ●南方日报记者 冉小平

    评价 

    年检结果将影响学校收费标准

    目前,香洲区共有区属民办中小学21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13所。民办学校数量和学生就读人数均约占香洲全区的1/3

    全区21所民办学校里,绝大多数学生为市外户籍学生。近年来,受益于珠海外来人口大幅增加的利好,市外户籍学生生源充足,市场需求旺盛,加上民办学校办学门槛逐年提高,民办教育缺乏充分市场竞争,这造成部分民办学校办好与不好,收费差距不大,其自身投入力度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学校发展,规范为先。香洲区将完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根据《工作方案》,香洲区将强化民办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优化民办学校年检方案,提高教育质量评估分值比例,鼓励民办学校加大办学投入尤其是逐年提升教师待遇;将民办学校年检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广泛运用到各类评优评先、学校等级评定、获得政府扶持资助、招生计划核定、收费标准调整等方面。

    年检结果还将成为民办学校收费调整的重要指标。香洲区将制定以政府聘请的第三方机构作出的办学成本监审结果为依据,以民办学校年检结果、社会评价为重要指标的香洲区民办学校收费调整细则。

    目前香洲区民办学校年检计分规则已有调整。对比2018—2019学年,2019—2020学年年检计分规则有两大主要调整:一是良好层级学校门槛提高,修改后的年检计分标准分分值由100分提高至500分,良好层级学校的得分要求从原来的75分(百分制)上调到400分(500分制),门槛有所提高;二是各细分项分值占比有所调整,修改后的年检计分规则,将教学质量占比由过去的20%大幅提高至40%,办学条件、办学规范、安全管理占比相对弱化。

    “这是根据民办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考虑的。香洲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解释,民办学校发展初期,各学校处于放养式发展,更多地考量学校的办学规范和安全管理等硬件设施;现阶段民办学校发展均已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办学条件、办学规范、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家长和教育部门更多地考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也是学校办校立校的核心

    举措 

    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资源共享

    “纵然我们很努力,但和公办学校综合办学质量确有差距。民办学校香洲区华昌小学校长李晓军表示,《工作方案》的印发,对提升全区民办学校教育质量,进而缩小或赶上公办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部署,香洲区将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扶持民办学校发展。当天共有26组公办、民办结对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先前文园中学与南屏中学、香洲一小与湾仔小学等六组振兴南湾教育的联盟校未参与到此次结对帮扶中。

    “力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朱秀湖介绍,一所公办学校结对帮扶一所民办学校,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视结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调整。民办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需求,主动联系结对的公办学校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根据《工作方案》,结对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工作机制涵盖党建工作交流、行政工作例会、教师培养交流、教育质量监测、学生社团互动等,做到一校一策

    提升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是抓手。结对校将相互开放公开课、示范课和各类教研活动。各年级(学科)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艺体特长交流、综合素质展示、学科能力竞赛等学生活动。民办学校还应按要求参加全区教育质量监测,结对公办校要帮民办校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结对公办校老师还要去民办校上课,手把手传授教艺。根据《工作方案》,公办校要派出学科优秀教师到结对的民办学校实地或通过网络开展教学示范、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科组教研等课堂研究活动,鼓励民办学校有针对性地派出教师到公办学校跟岗学习。每组结对学校教师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总数每学期不少于20次。

    师资 

    打通民办校教师校外培训通道

    上月,一位名叫麦然然的“95数学教师入职珠海民办学校引发社会热议。曾为2015年广东省高考全省第19名的麦然然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在壮志学校教初一数学,同时担任校长助理一职。民办学校进步、改革和创新的空间与自由度更大,因此我选择来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教育理想。麦然然谈起入职初心时说。

    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的基础。此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珠海部分民办学校普遍存在教师队伍学历偏低、教师专业素养偏低的情况。

    “小学老师以中专、大专毕业生为主,中学老师以大专、二本毕业生为主。香洲区一民办学校负责人介绍,现在学校最主要的矛盾是师资的水平跟不上学校发展需要的矛盾。

    对比而言,同区域公办学校师资水平要强得多。目前珠海市、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的起点学历是全日制本科。今年香洲区通过网络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40名新教师。新聘教师中,硕博占比近七成,985211院校毕业生占比近8成。

    对此,香洲区教育局完善各类机制,为民办学校吸引、留住优质师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鼓励民办学校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帮助民办校事业留人,香洲区打通民办校教师校外培训通道,与公办校享受同等待遇。香洲区教育局将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全面纳入全区教师培训体系。民办学校需按规定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确保完成继续教育72学时/年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

    “校外教师培训费用由区教师培训经费统一支出,民办校重点是做好校内培训。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廖汉生介绍,民办校教师培训经费支出比例不得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

    待遇留人是留住优秀师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香洲区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发放标准。廖汉生介绍,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将在现有的300/·人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同时民办校应建立健全教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为教职工设立企业年金、退休基金或购买补充养老保险。

    此外,香洲区民办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将纳入到全区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并在师资培训、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等方面与公办校教师享有同等权利。

    朱秀湖表示,实施民办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是香洲区委区政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以及香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擦亮香洲教育品牌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香洲教育迈向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必由之路。

    ■观察眼

    提升民办教育质量的

    “香洲路径

    今年是珠海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主城区的香洲,其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长期占据珠海各区榜首,是珠海教育的先行者。

    香洲区教育质量好归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辖区公办教育相比,民办教育办学质量处于低位,是区域教育发展的软肋之一。

    为何要补齐民办教育短板,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这是民办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民办学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市场经济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后,珠海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地人才子女,支撑起珠海民办学校发展的今天。正因市场需求较大,部分学校办学水平无论高低,其收费差别不大,这就导致自身投入力度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当前珠海城市发展迎来新一轮人口红利,每年新增上十万人口。与上一轮截然不同的是,珠海放开入户门槛,这一轮外来人口入户珠海,新增适龄学生主要通过公办学校解决学位需求。珠海,尤其是主城区香洲的民办学校,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其次,这是香洲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香洲大部分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仍处于相对低位,补齐民办学校发展短板是香洲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提升民办教育质量也是珠海主城区未雨绸缪,应对后期公办学位不足可能采取的办法。

    香洲区属于建成区,各类规划已经成型,教育用地资源紧缺,加上学校建设整体周期长,但对公办学位的需求却是实时变化的。2019年秋季招生中,香洲区4所初中、12所小学户籍生满员,今年户籍生满员学校增加到6所初中、14所小学。新一轮入户潮可能造成公办学位更为紧缺,向民办学校购买公办学位就是一个有效解决方法。另外教育是希望工程,无论是户籍生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其家长都希望孩子所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好,给未来一个期许。

    最后,这也是香洲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香洲区正全力加快打造湾区极点门户、产创融合高地和品质城区,这就需要更高品质的教育配套。教育是香洲最大的民生。在香洲区教育局日前召开的全区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动员会上,廖汉生解读《工作方案》时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快速推进,如果香洲教育发展动力跟不上,会拉开与其他先进地方的差距。香洲需要发展公民办齐头并进的优质教育。

    ■相关

    珠海将出台《市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民办学校招本市户籍学生

    可享财政补贴

    日前,珠海市教育局就《市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珠海市将重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方向,扶持全市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

    目前珠海市教育局有6个专项资金项目,账目繁多。为了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市教育局对专项资金项目统一整合成市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根据《征求意见稿》,市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提升西部地区教育水平方向、强师工程方向、民办教育发展方向、学前教育发展方向、教育费附加方向、十二年免费教育、省(市)教育政策配套资金等7个方向。根据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使用绩效,专项资金目录及额度一年一定。专项资金实行因素法和项目法结合的分配方式,制订办法通过资金导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其中,民办教育发展方向申报主体为本市民办学校(含职业学校、幼儿园)。专项资金用于对民办学校招收本市户籍学生财政补贴,购买公办学位,对规范化学校奖补,发放民办教师从教津贴,发放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和维护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民办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民办学校竞争性项目及其它经市政府同意安排的项目等。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60326;累计访问人数:8403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