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协会新闻

“教育者论坛”走进爱菊小学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1-20 点击数:6447

     安福路是上海有名的“文艺小马路”。每当华灯初上,话剧艺术中心的门口便聚集起前来看戏的观众。除了这一处地标,在这条不长的马路上,还遍布着古典气息浓郁的老洋房,以及散发着小资情调的各色店铺。

     把文艺气息浸润到骨子里的,还有同样坐落在这条路上的徐汇区爱菊小学。

 

    这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学校,民乐团、舞蹈团、弦乐团、管乐团、合唱团、书画团在各类学生艺术展演,乃至“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大型活动中屡获大奖,还出访国外演出。

 

    “吹拉弹奏、蹦蹦跳跳”是学校的特色,却不是教育的目标。

 

    如果说艺术教育是“器”,那么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健身,以艺促劳,通过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成长为自信、幸福的人,则是“道”,也是学校从艺术入手做教育的终极目的。

 

    “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是对爱与情感的熏陶,是整个人生观底色的铺就,经过艺术教育陶镕的孩子,他的未来一定具有无限可能性。”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教育者论坛(第7季)上,爱菊小学校长方继东说。

 

    25年的办学历程中,爱菊小学通过艺术教育,呈现的是一门关于教育的艺术。如何发掘孩子的艺术天赋,引导孩子的艺术兴趣?文化课和艺术学习之间如何平衡?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成就孩子的个性成长?

    “教育者论坛”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第一教育”新媒体联合举办。1118日,“教育者论坛”走进爱菊小学,来自学校的教师代表,以及教育专家,对这些问题一一给出解答国家督学、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党组书记、副会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杨国顺主持论坛。

 

艺术促进学习进步

 

    在爱菊小学,每个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特长,组合起来就是一支乐队。在教学教导兼语文老师黄海蓉的眼里,是群体差异性成就了乐队,因此,差异有的时候也是资源。

 

    “以前我作为语文老师,眼里只有语文学科,看到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差异很大。到爱菊以后,我发现有的孩子虽然在语文课上表现平平,但是在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吹奏乐器,完全变了一个人。”

    孩子的变化让黄海蓉认识到,教育者应该是挖宝者,用发现的眼睛、包容的心,从差异中找到特色。

 

    对此,作为爱菊小学青年教师的陆姮婕深有感触。她曾经是爱菊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长笛,并因此而进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回到母校担任音乐老师。

 

    在教学中,陆姮婕不时会遇到文化课和艺术课相冲突的困惑。比如,她执教的弦乐队排练中,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总是缺席,原来他因为学习跟不上,不得不留在教室里订正作业。

 

    不过,学习成绩以外,这个孩子拉小提琴时候的乐感特别好。在一次交谈中,孩子主动向陆姮婕提出,渴望回到乐队。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陆姮婕思考,有没有可能让小提琴促进孩子的学习?音乐会不会成为带动孩子进步的引擎?

 

    经过和班主任老师的商量,陆姮婕和孩子约定,一个星期里学习有进步的话,就可以去乐队排练;一个月里面如果成绩稳步提高,就可以继续参加排练。与此同时,家长也加入进来,共同督促孩子。

 

    通过一个月、半年,直到一年的努力,孩子的学习成绩慢慢地赶上来了,因为有了动力,他从后进生提高到中等偏上,在乐队里也成为2提琴的首席。

 

    艺术对人的教育,从来不是通过说教来表达,而是润物细无声的。

 

    陆姮婕当年的音乐老师何健,现任爱菊小学艺术总指导,管理校“小云雀民乐团”。在昨天的活动中,她回顾“小云雀民乐团”的发展,其中唢呐作为冷门乐器,最初只有一个学生愿意学习。

    这个三年级的学生,独自一个人坚持着,经过一年的训练,终于可以加入到乐团的演出中,从此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乐团的曲目和风格也因此而有了更大的空间。

 

    艺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和自我激励的开始,在乐团的这份独特的经历,会成为这个孩子一生当中的人生动力。”何健说。

 

艺术浸润学科学习

    如果说,在艺术教育的现场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处,以此为切入点,带动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是由一个学生到另一个学生的个案积累,那么从点到面,把艺术的气质、艺术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科统整与融合,浸润到学科学习,就是爱菊小学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

 

    在爱菊小学,美术老师和自然老师共处一个办公室,严谨的科学老师和灵动的美术老师相处久了,研讨出跨学科的教学成果,题目叫《科学在左,艺术在右》。

 

    这是一堂关于“桥”的教学活动,自然课本中有关于“桥”的内容,美术教材中也有关于“桥”的内容,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与探索,促成了孩子一次美好的学习体验。

 

    有了这样的开始,就有了之后越来越多的结合,组合虽然不同,但是艺术总是贯穿全程,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论坛现场,自然老师江岚分享了她执教种植课的经历。


   
一门普通的自然课,通过艺术的纽带,而融入了美术、劳技、自然、德育、语文等学科的元素,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情趣的人。

 

    “这样的课程大约要提前3-4个月,由学科老师集中策划。”江岚介绍。

黄海蓉的语文课同样通过艺术的介入,给予学生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在上学期的“语文周”活动中,四年级被分到的主题是“我和李白有个约会”,学生们把李白名诗《赠汪伦》中的情景,通过课本剧的方式演绎出来。

 

    学艺术的学生往往对音乐和其他美好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他们脑洞大开,穿上汉服,却引入流行元素,唱着纵贯线的《再见》,边唱边跳,古典与流行的混搭,既应景,又新颖,使得课本剧从校园一路演到市级舞台。

 

    在精心排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而且深入地领会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在爱菊小学,学习从来是一件艺术的事儿。在每年的读书节上,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专利,而是演一演,体会书中人物的故事;做一做,设计一枚书签……音乐、美术、科学、创客等不同学科齐上阵。

 

    因此从爱菊走出来的学生,除了人人都有拿得出手的艺术特长,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十分抢眼,有中科院预备小院士、美德少年;2018年徐汇区最美少年、徐汇区百佳美德少年同时花落爱菊。

    “热情、向上、甜美,这就是爱菊学生的特质。”方继东校长说。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爱

    在互动环节,有家长提问,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音乐?十多岁的孩子学乐器是不是太晚了?对此,陆姮婕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家长,任何时候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都不晚,没时间学乐器的,听音乐会也是接触音乐的很好方式。

 

    “艺术教育不是培养孩子成为艺术家,也不是奔着艺术特长去的,而是教给他们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

 

    无论未来的境遇如何,都能够保持一颗感受美好的心,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这就是爱菊从事艺术教育的目标,因为艺术教育,归根结底和其他所有的教育一样,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也要培养孩子对世界的爱。

    在论坛最后的总结发言中,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主任王健评价爱菊小学爱是底料,经过匠心加工,以艺术的方式呈现。

 

    正如方继东校长在演讲中反复强调的,AI时代,教育最重要仍然是AI(爱)。爱菊小学以艺术教育为抓手,通过老师对学生细心的观察,个性的引导,以及精心设计的课堂,交出了一份爱的答卷。

(爱菊小学)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6627;累计访问人数:618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