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规章

政策法规

    市教委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9-26 点击数:8194

     

    各区教育局、校外联办,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及《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上海校外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将《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你区和行业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附件

    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和完善校外教育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科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特制定《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近年来,上海校外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依托上海在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健全了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以《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的校外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了“红色一课”“院士一课”“博物馆一课”等校内外教育衔接的馆校合作课程,建设了一批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示范基地和市级示范性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打造了“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中华经典诵读”“社会大课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校外活动品牌;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推动了场馆“教育部”及“教育专员”制度建设;建设了“博雅网”“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等校外教育信息化平台,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服务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教育资源。

    当前,上海校外教育在服务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和教育现代化要求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校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部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内部运行缺乏活力,资源建设缺乏感染力,教育责任和教育功能尚未充分显现;部分场馆活动与学校教育衔接不够紧密,合力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校外教育的信息化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校外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支撑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校外教育。坚持依法治教,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校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按照上海市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部署,服务本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与上海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校外教育育人体系,促进社会参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战略部署,推进校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校外教育的科学决策、资源统筹、组织管理、队伍发展、效能评估等水平,增强全社会校外教育责任感,提升校外教育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能力。

    ——坚持内涵提升。科学把握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构建分层递进、整体衔接的内容教育序列,加强校外实践体验与校内课程改革的融合。注重场馆的互动性、创意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提升校外教育基地的品质与效能,打造学生创新实践、人文体验的“社会教育大课堂”。

    ——坚持公益为本。切实保障校外教育资源和文化设施使用的公益性,不断促进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和校外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化,努力推动城郊区域之间、不同领域之间校外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与优质发展。

        ——坚持一体发展。坚持以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推动校内外育人体系建设,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导向,注重家校社互联、校内外教育互通、社会资源共享、多元主体共治,构建校内外合力育人共同体。

    三、工作目标

    聚焦教育综合改革,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与上海城市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校外教育工作体系,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一)推进科学治理

    加强校外教育顶层设计,推进校外教育的地方法规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区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提升科学决策、科学实施、科学评价等能力,进一步提高校外教育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二)完善结构功能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优化城乡布局,拓展和提升场所教育功能。加强对社会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深度挖掘,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校外教育的有效渠道,激活社会教育场所的育人功能,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校外教育的育人合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

    创新校外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具有一流学识和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完善校外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全市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服务能力。积聚校外教育优势力量,建立校外教育智库,深化校外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校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水平。

    (四)提高专业水平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完善目标、内容、载体、评价等校外教育育人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与上海教育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网上网下合力育人运行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校外教育现代化水平。

    四、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

    (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治理

    健全和完善校外教育体制机制,推进校外教育的地方法规建设,促进校外教育现代化发展,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1.校外教育法治化建设推进项目

    以推进全社会共同支持校外教育建设和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开展各类社会机构、场所开展校外教育的支撑研究,深化学生校外实践的立法研究,为校外教育地方法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校外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校外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推进项目

    切实发挥“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职能,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议事制度。健全并优化区级相应的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发展规划,研究相关政策,协调重大问题,促进校外教育科学发展。

    3.学生公共安全实训基地协同管理项目

    依托相关委办局和社会专业力量,完成上海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构建科学性和专业性的群体性应急管理实训内容体系和实施体系,以“识险、避险、自救、互救”为主线,以“真学、真练、真懂、真会”为实训目标,突出实训和体验,开展分区、分类、分级公共安全项目的实训和演练,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实训需求。

    (二)优化资源布局,拓展育人功能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优化布局、盘活存量、做精增量、拓展育人功能,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1.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推进项目

    以深化“六进”为抓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充分利用文博艺术场馆等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积极推进校园电影院线建设,为青少年推出一批优秀影视作品,开展“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活动,鼓励学生开展文化艺术创意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暨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重点建设一批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校外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书香校园”等经典诵读等活动。

    2.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项目

    大力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内涵,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继续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积极倡导中小学生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节俭养德行动、非遗传统工艺技艺技能创新行动和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与养成行动等。积极探索小学、初中学生文博场馆探究、职业体验教育和财商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与志趣,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培育推进项目

        弘扬创新文化,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的机制和沃土。在幼儿园和小学中开展“少儿动手益智计划”,试点小学“未来科技教室”,探索科学创新教育新模式; 推进“中学生创新拓展计划”,加大推进市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建设,探索青少年科技成果孵化;建立高校、科研院所青少年实践工作站25个、实践点100个。面向全市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评选;试点建设“梦工厂”“创客坊”“创智空间”等,进一步拓展“社区创新屋”的功能。继续办好“争创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未来工程师大赛”“青少年创新峰会”“社区创新屋创意大赛”“少年爱迪生”等科创赛会。注重公平普惠,完善全覆盖、长效化的青少年科普工作体系。

        4.学生身心健康促进项目                                     

    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创设学生暑期阳光体育系列赛,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搭建平台。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公益性开放,构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综合性的学生体育素养指标体系,探索将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经历和效果情况纳入指标。以知识竞赛、夏令营等公益性项目为主导形式,构建免费青少年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体系。推进健康教育课外实践体验基地建设,满足青少年健康教育学习实践需求,推动开展青少年身心健康传播项目,广泛普及健康理念常识,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5.职业教育体验基地建设项目

    依托上海职业教育和开放实训中心力量,注重传播新理念、发展新科技、促进职业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重点,创建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吸引学生的职业教育系列体验基地,促进学生的生涯规划和生涯发展。

    6.家庭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统筹区域内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在各区试点建设一批“家庭教育示范校”,引导和促进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加强新媒体服务阵地建设,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优质资源推送平台;加强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网站、微信群的引导,健全和完善社区家庭教育的指导机制,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式,推进素质教育进家庭。

    7.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一批全国级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及市级示范性(星级)学校少年宫,充分发挥上海市学校少年宫联盟作用,组织好年度学校少年宫相应的培训、评估及展示工作,挖掘学校少年宫育人内涵,提升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水平。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要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示范引领和专业指导,不断提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效能。

    8.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引导扶持项目

    吸纳社会力量,建设以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为主题的优秀校外教育项目库。继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艺术人文、生态文明、财商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及海派文化等社会实践基地联盟,编制并完善全市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图谱。鼓励各类校外教育场所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活动和实践课程,打造一批品牌基地和品牌项目。继续推进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推出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一套规范管理、多元保障的研学旅行体系。

    (三)促进队伍发展,提高专业水平

    提高校外教育教师服务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的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馆校合作,具有跨学科综合知识底蕴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法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重点开展以下项目:

    1.校外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项目

    统筹资源,利用教育综合改革的契机,探索在相关高校设置“校外教育”专业学位点,开展校外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位教育,提升校外教育骨干队伍的业务素养。注重校外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建设,加强分层分类培训,组织编写校外教育培训大纲和指导手册,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实施方式和管理办法。

    2.校外教育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定期发布校外教育研究项目指南,集聚社会多元专业力量,开展课题攻关和工作研究;建设校外教育智库平台,凝聚专家队伍,发挥决策咨询、资源开发、人才储备、社会宣传等作用;定期开展校外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和推广,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科研氛围,有效提升全市校外教育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非教育系统校外教育名师工作室项目

    遴选具有长期工作经验,突出工作业绩,德能兼备的非教育系统校外教育知名工作者,推出一批非教育系统校外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教育系统内外骨干师资共培共享机制、教育系统内外优质师资交流使用机制,通过导师带教等举措开展校外教育师资培养实训项目。

    4.校外教育教师队伍均衡化建设项目

    鼓励中心城区骨干教师到郊区农村援助校外教育工作,组织农村校外教育教师到市区交流学习,提升校外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全市校外教育教师队伍的均衡化发展。增加校外教育基地专职教师配备,提升专职教师、教辅人员、志愿者等指导服务能力。

    (四)完善育人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提升校外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校外教育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1.校外教育育人体系建设项目

    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继续完善校外教育目标和内容系列,加强顶层设计和项目库建设,形成校外实践活动的科目指南,拓展校外教育育人载体,创新校外教育育人模式,探索分层分类的校外教育评价机制,健全校外教育育人体系。

    2.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

    按照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部署,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电子记录平台建设,以电子学生证和数据云平台为支撑,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校外教育工作评价、场馆信誉等级评价等提供依据。以“博雅网”为依托,构建“青少年文化地图”和“社会教育网络大课堂”,有机统筹各类资源,加快网上文化艺术类课程资源建设,探索“虚拟场馆”“云课堂”“移动课堂”等项目,为学生、学校和家长更好地运用社会资源开展校外教育提供信息化服务。

    3.校外教育国际化建设项目

    支持东方绿舟、上海科技馆、中华艺术宫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校外教育场所建设国际教育营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让国际语言、民族语言、本土语言的优秀文化艺术走进校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探索形成定期开展校外教育国际研讨交流的机制,选派优秀师资和管理人员赴国外访学,邀请国外校外教育专家到场所交流讲学,提升校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化水平。

    五、工作保障

    (一)完善体制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各级校外教育机构和学校等部门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发挥校外教育机构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理顺各主体在校外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一致的原则,支持和保障校外教育发展,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网络与资源平台。

    (二)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发挥多元化评价对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通过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自评和社会评价、成员单位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完善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利用评价结果,形成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信誉等级评定机制,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评价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内容和对区域开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综合督政内容。

        (三)保障经费投入

    市、区两级政府要确保对校外教育工作经费的投入,保障校外实践活动的公益性和导向性,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开发、队伍培训、评估激励、宣传推广。学校要保障落实学生校外活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保险制度,加大对学生的安全保障。

    (四)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凝聚共识,形成有利于校外教育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面向家庭、社会、学校,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18973;累计访问人数:6213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