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全球教育趋势下中国教育如何发展

作者:admi     发布时间:2017-8-20 点击数:277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速,教育本身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也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话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教授谢志华说,“比如,当我们觉得我们的教育在人才、人力培养上存在一定缺陷的时候,却发现英国人到上海来学习怎么教数学。当我们觉得我们的教育竞争力存在一定不足的时候,我们的很多大学在全球各种排行榜上名次不断提升……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关键是教育为我们这个时代培养了许多拔尖的、引领发展的人才。”

首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便在这样的基调里于818日在京举行。

    全球教育趋势下中国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据主办方介绍,该论坛旨在为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资深学者提供一个“探索全球教育未来、建言中国教育改革”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邀请教育界、政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本次论坛聚焦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提升中国教育在世界的领导力建言献策。论坛由全球化智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西安外事学院主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小平故里书院等机构协办。

分析全球教育发展大势,是本次论坛的一个主旋律。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教育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呈现这样几个趋势,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国家都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在持续增加。二是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明显,特别是跨国留学呈上升趋势。三是教育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四是教育的终身化发展特点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面临哪些挑战呢?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李强认为,目前中国教育发展有两大背景,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民众对教育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财力和教育投入较40年前大幅增长,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教育?二是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激烈竞争背景下,中国的教育怎么办?

李强既有对教育的宏观研究,也有对具体教育问题的深思。《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让很多孩子欲罢不能,“这是害孩子的,现在却没有办法攻破。”对孩子来说,游戏太重要了。有一些游戏是培养民族性的,美国人、日本人喜欢的棒球游戏,就是培养团队凝聚力的游戏。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我们应该为孩子设计出能够培养民族性等美好品格的游戏。

    借助“一带一路”,中国高等教育如何承担国际交流合作使命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国际交流合作成为我国高校的第五项职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挑战,国内高校纷纷做出尝试,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便是其中之一。

苏世民书院副院长、教授程文浩说,苏世民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未来全球领袖,开辟的全球领导力学位,为一年制全英文硕士学位,主要课程包括公共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国际研究等。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要达到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标准。书院鼓励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书院里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和生活设施。

西安外事学院校长陈爱民认为,中国高校的使命是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不仅为清华大学在世界排行榜中进入前列欢呼,也要思考中国特色怎样能够影响全球。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带着比较浓重的中国的声音和中国倡导全球经济发展的导向性,教育怎么样为它服务?

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已经成为国内很多高校的自觉追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教授田立辉说,我们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师生来华学习,也积极推动师生出国进修。

顺利推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国家开发银行行务委员郭濂列出了清晰的“人才单”:一是勇于开拓、善于识别和防范金融潜在风险的国际型企业家人才;二是具有国际经济金融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三是了解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微电子、光信息科技、自动化等的信息化人才;四是掌握和了解土木、交通建设标准、基建、海洋生物、太阳能、核电、高铁、输油等方面知识的人才;五是市场开发、贸易、跨界电商、电子物流、国际采购等方面的人才;六是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政治法律、民族资本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七是语言人才,在交流、翻译基础上还能够了解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政治等方面内容的人才;八是园区建设和管理人才;九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人才;十是熟练的运行人才,比如贸易方面有防范意识的国际货代业务员、报检员等。

这样的专业人才,怎么去培养呢?郭濂强调,培养“一带一路”人才,要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一是要增大“一带一路”德育的比重,中国古代育人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然后才讲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接下来才是技能。“士、农、工、商,尤其注重培养‘士’”。郭濂说。二是要改变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三是不要单方面培养中国人才,还要培养所在国人才。四是消除文化隔阂,这是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我们不能仅仅培养了解外国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协助所在国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也就是培养外国的“中国通”,特别是“文化中国通”。五是创新引进来、走出去模式,推广中国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要重视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可引进国外“一带一路”实践型优秀人才来中国院校讲课。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七是人才培养与就业相结合。

    未来的中国教育具有什么样的风采

中国教育曾经处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它有可能重新回到“中心”吗?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书国认为,中国的宏观教育发展趋势将经历跟跑阶段、并行阶段、领跑阶段三个阶段。未来中国将和美国、英国、德国,甚至包括日本,还有印度,在北纬30度到45度之间,出现一个世界教育中心城市带。2020年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形成教育强国奠定基础;2030年基本形成教育强国,同时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2050年前,中国跨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而且在教育发展的思想、教育发展模式道路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为此,中国教育应做如下努力:第一,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开放的教育体系。第二,承担一个教育强国的国际责任。第三,成为世界教育中心改革和发展的引领者,总体上中国要在教育思想上影响世界,改革上影响世界,教育质量上影响世界,教育模式上影响世界,教育治理方式上影响世界。第四,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教师队伍,面向发展中国家,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做国际教师培训中心。第五,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理论和模式的影响力。

《中国教育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0917;累计访问人数:6216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