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国教育报消息)10月27—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北京大兴熙诚学校、大兴区采育镇政府共同承办的“国际教育发展论坛2023”在大兴熙诚学校召开。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发表开幕致辞,从“新的课堂是什么”角度谈及对中国课堂的思考:过去的课堂只是将知识教给学生,未来的课堂要把学生引向未知的世界,让他们去探索;过去的课堂将学科碎片化的知识教给学生,未来的课堂把整个学科最根本的概念教给学生;过去的课堂老师滔滔不绝讲、学生安安静静听,未来的课堂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发表视频致辞表示,本次论坛选择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作为研讨的核心,提出重塑现代课堂,探索教与学的中国模样,可谓正当其时。刘利民从更加注重学思结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教学改革、更加注重新技术的正向使用四个方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提出了殷切期望,并鼓励教育工作者真正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主任赵建国表示,大兴区将充分借助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专业资源和学科优势,结合“三区一门户”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符合“新大兴·新国门”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加快建设教育强区。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建院以来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他指出,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对国际教育发展论坛2022“学校课程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研讨主题的深化和延伸。在数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重塑现代课堂,探究教与学创新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滕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大兴熙诚学校创校校长朱建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与发展教席教授、诺丁汉大学教授朱丽叶·桑德拉纳(Juliet Thondhlana)作主旨发言。
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关注教育的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参加了论坛,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理想教育模式。与会代表期待,尽早建立“教与学”的共同体,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建立学生的主体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