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让教育家办学,而非资本家办学” | 搜狐教育盛典谈教育创新与未来学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12-11 点击数:23538

 

    看点:1210日,“2019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举办,本次盛典聚集300余位权威教育专家、知名学校校长、教育行业从业者等,共同聚焦教育创新、未来教育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反思教育现状,探索中国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

    在圆桌论坛环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 Mari—Anna Suurmune,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探月学院创始人王熙乔,一土中学学术校长韩东就教育创新与未来学校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杨东平表示,教育如果要发展,就要开放教育、解放教育,就要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让教育家办学。

   前段时间,OECD发表了一个有关教育的榜单,芬兰获得了第7名,这对于一直名列前茅的芬兰来说并不寻常。但Mari—Anna Suurmune表示,稍显落后的排名并不会引起芬兰对教育政策、理念的改变。对于技术对于教育行业的影响,Mari称人工智能会影响教育行业,进而对所有人产生影响。世界在变化,这对所有人来说是考验。而在目前一切都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学生也要学会如何学习

    对于只有550万人口的芬兰来说,人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所以需要为其提供最为优质的教育。目前,芬兰也在对各个层级的教育进行改革,但是一些核心价值如为所有人提供优质、公平和免费的教育是要贯彻不变的。另外,Mari表示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热爱学习、终身学习。

刘坚则表示,对于教育需要提出了三个拒绝,第一,就是应试教育的成果不要,中国不缺应试教育,中国不缺用纸笔能够表达学生成长的教育,纸笔成果表达之外才是我们所缺乏的;第二,要拒绝单纯以仪器设备为主导的成果,不是不要仪器设备,而是仪器设备要服务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内涵。第三,拒绝以写书、写文章、发学术论文为标志的成果,因为我们发现如果这样,成果主要的创造者、主要的成果持有者就会更多关注于发表文章本身,而不是关注于教育实践的改进。

    谈到芬兰,刘坚称中国高中阶段改革是受到了芬兰无班级、无年级走班制这种体制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课程表,其基础是课程的统一模块化,就像魔方的是变化莫测的,但这本身原因在于每个方块都是相同的,这样才能组成不同的形态。

   而关于教育的创新,刘坚表示,中国教育的创新方阵不仅在民办教育,公办教育也在路上,但问题是,民办学校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应该占据多大的比例。如果比例过大,那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是一种伤害,所以要对民办学校有所控制,也要让其释放活力。教育创新需要核心素养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公益精神滋养。刘坚总结道。

    1997年出生的王熙乔创办的探月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校,去年秋季才正式开学。王熙乔表示,探月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内心丰盈、积极行动的公民。他表示,探月学院将教育分成三个类型,对象是学科的学科学习、对象是问题的项目式学习以及核心素养和哲学的学习。

    另外,探月学院在今年的成绩单系统还可以用于学生正式申请美国大学。王熙乔认为,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优秀的教育者能够发育起来的环境。

    韩东认为,一土学校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的生长和植物的生长是很相似的,需要养分和环境,也要进行光合作用,自我生长。所以一土的课程体系就像,根基是核心素养的培养。

    个性化学习是一土学院一直坚持的一件事,对于技术可以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韩东表示,很多观众可能看NBA,每个球员都有技术统计,这也可以应用到教育中,人们可以通过技术统计知道学生的长处是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他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需要的训练应该是什么。

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

    杨东平:非常高兴主持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讨论,先请四个嘉宾从最年轻的开始。

    王熙乔:我是1997年出生的。我是探月学院的创始人王熙乔,15岁之前在四川,后来到北京上学,做了探月学院。

    韩冬:我是83年出生的,高中毕业于北大附中,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去加拿大留学回来去我的母校北大附中当了老师,五六年以后去了一所国际化的学校鼎石学校,中间有一段时间在教育研究院教育咨询公司,刚刚入职一土学校,做学术校长。

    杨东平:为什么叫一土学校?

    韩冬:一个土学校。

    杨东平:现在多少学生?

    韩冬:幼儿园带小学生,目前没有中学,有四百人左右。

    刘坚:大家好,特别高兴有机会一起见面,其实我没有做过一天真正意义上的官员,不知道那个官员是什么角色。当然我中间有十多年的时间有机会在教育部事业单位工作,直接参与了基础教育改革,刚刚东平老师讲的课程改革八次发文了,现在依然在路上,特别高兴有机会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交流。

    Mari-Anna Suurmune:大家好,我的名字叫Mari-Anna Suurmune,中文名字时明睿,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

    杨东平:最近OECD组织刚刚发布新一轮PIS A测试的结果,芬兰是第几名?好像是第七名。怎么看待你们的成绩?

    Mari—Anna Suurmune:关于这次在PIS A考试当中的成绩我们感到还是不错的,也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在过去20年的时间,我们觉得芬兰的学校表现还是比较一致的,其它国家也在逐步赶上来,他们也在进行创新。芬兰对于我们要遵循的教育道路一直是非常坚定的也是非常清晰的。

    杨东平:排名的改变会不会导致芬兰的教育政策做一些调整,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等等。

    Mari—Anna Suurmune:成绩方面的变化并不会改变我们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当中着重的关注点,接下来如果可以的话,希望用几分钟时间跟大家稍微介绍一下我们在芬兰所看到的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一些价值。

    杨东平:这也是我们非常想了解的,芬兰教育是世界性的品牌,芬兰第一。它的核心竞争力,它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也有很多中国人去看,好像还是看不太明白。

    Mari—Anna Suurmune:刚刚这一轮演讲开始之前我也听到前面两位主旨嘉宾的发言,都谈到了人工智能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业,如何对我们所有人产生影响。世界在变化,我们也在变化,我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考验。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芬兰的教育当中,我们有一些基石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重要性也在不断上升。也就是说,我们应当为所有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我们国家当中要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无论我们的学生出生是什么,他又来自于哪里,都能够公平地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并且我们提供的是全民免费的平等的教育。

    并且我们了解到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学会学习,所以我们也知道在未来的世界当中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未来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掌握什么样的能力,他们未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我们着重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考试或者老师的讲授。我们怎么样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受到教师教育的支持,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我们才能够让这些教师成为推动改变的人,他们才能够为我们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与帮助。

    我提到的这些是我们在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些核心基石,现在在芬兰我们也是对各个层级的教育来进行改革,当前在芬兰我们对于各个级别的教育包括儿童早期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现在都在进行非常密集的改革,但是我们在教育当的一些核心价值是保持不变的。

    杨东平:核心的价值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达一下?芬兰最重视的核心价值。

    Mari—Anna Suurmune:如果用几个词来描述的话,我相信是全民的教育,针对所有人免费的教育,优秀的教师教育。

    杨东平:刚才Mari—Anna Suurmune讲了三个重点:第一,教育公平;第二,学会学习;第三,优秀的教师。国内的考察者看的比较多的是师资待遇、水平、学历和硬件资源,看不到第一条,教育公平。芬兰教育为什么世界第一?芬兰一个校长跟中国人说,我们跟你们中国不一样,我们人很少,五百多万人,教育必须把每个孩子都要教出来,你们人那么多,挑几个好的培养就行了。我想这正是芬兰世界第一最核心的秘密,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

    Mari—Anna Suurmune:我非常赞同您刚刚讲到的几个方面,在芬兰我们有这样一种共同的认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人是我们所拥有最为重要的资源,我们要为所有人提供优质的教育。

    杨东平:我顺便说一句题外话,刚刚公布2018年的PIS A测试,使我们对于排名的确产生一些怀疑,全世界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以色列排到40多名,跟朱永新老师讨论一下,在这个PIS A排名当中,中国学生的阅读数量世界第一,但我们知道中国是非常严厉限制学生读课外书的,中国国民的人均阅读量是全世界最低的。

    朱永新:抽样的问题。

    杨东平:它跟我们实际的经验不太以致。刘坚先生做了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博览会,每一届都有上千个创新项目,你对中国教育创新的现状和创新成果有什么样的感受?

     刘坚:这是很大的话题,我们也在不断追问自己,连续五年到底收获了什么?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事情?教育质量创新,我们希望教育质量创新用公益的方式做这样一件事情,我们追问自己最重要一件事情,其实跟刚才无论是芬兰的参赞所谈到的,包括东平老师强调的教育公平,如何让已经被实践证明有益的尝试让更多人分享,能够惠及每所学校、每个教师、每个学生,这是我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一个期待。当然,这中间什么是好的成果?涉及到一系列的讨论问题。刚才谈到芬兰教育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追问自己什么是好的优秀的教育成果?我们强调让每个孩子健康、有尊严、学会独立思考,什么样的成果能够指向孩子的健康成长,能够让每个孩子学会善良,学会合作,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沟通,我想这是今天这样一个社会、未来一个社会,或者不管什么样的时代,都希望去追求的一件事情,无论在原始社会还是今天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是很重要追问的事情。

    在开启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我们提出三个拒绝,一个就是应试教育的成果不要,中国不缺应试教育,中国不缺用纸笔能够表达学生成长的教育,纸笔成果表达之外是我们所缺乏的,这是第一个拒绝。第二,我们拒绝单纯以仪器设备为主导的成果,不是不要仪器设备,而是仪器设备要服务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内涵问题。第三,以写书写文章发学术论文为标志的成果,如果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成果主要的创造者、主要的成果持有者更多关注于发表文章本身,而不是关注于教育实践的改进,这样的成果我们拒绝。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出三个不要,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能折射这样一个初心。在这个背景中,刚才东平老师问到,每年百里挑一的感觉,以今年SERVE为例有15项获得,还有20项左右提名奖,去年一土学校是SERVE奖,小规模学校的尝试中间还有华德府学校。关注学校整体变革,有一半学校值得我们关注,以华德福学校最为国际最为本土的学校实践,它在一百天前在德国诞生的教育体系,在成都有15年最好的中国实践。这个学校我今年去过两次,第一次去了两天,《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组织调研,第二次我自己主动提出来,带了一个团队在华德福学校和其中一个教师团队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讨论到九年级的课程整体设计,充分感受到对于人性的关注,基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关注,对每个孩子独立思考的关注,对孩子所生活的现实的历史的文化地理空间的关注。最为国际同时我们看到是最为本土的探索。关于华德福教育有很多的争论,我们还是希望所谓创新能够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自然有不一样的存在,我们有一种包容之心,开放的心态了解背后支撑它们的哲学是什么,这是我们特别关心的。

    还有一个学校很中国也很国际,就是北京中关村三小,这也是我们今年SERVE奖获得学校,新的校址刚刚不到五年的时间,占地面积非常有限,但是在有限的空间中间学校的建设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简单的单一的方式。我2001年去过芬兰,中间去过两三次,中国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受到芬兰的高中阶段无班级无年级走班制影响,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程表的影响。2000年中国驻芬兰使馆给中央建议,中央主管教育的领导有一个批示,希望教育部组织一个团队更好地了解一下芬兰正在发生的教育变革。芬兰上世纪60年代成人教育当中无班级无年级走班制的教育,影响到芬兰高中整体阶段都是这样一个形态。我们当时正在研制2004年将要实施的高中阶段课程方案,高中阶段如何实现学生尊重每个孩子,让孩子有个性的发展,这是当时的难题。要走班,学校的课程形态过于多样,从芬兰理解到,每个不管是什么样的选修课,每个选修课的课时时间都是一样的。时间一样意味着什么?大家知道魔方变化莫测,但是魔方中间的每个小正方体大小是一样的,因此它才能变化莫测。我们的高中课程如果数学课是45分钟,语文课30分钟,如果大家学分都不一样,差异过大,不可能真正实现走班制。这件事情给了我们一个虽然是技术上的启发,但是它的一个最终目标是服务于让每个学生能够实现有个性化的课程表。这样一个考察回来之后,我们的课程也在这方面做了尝试。课程改革第八次如何?在座包括刚才夏青峰校长,在我们很多高中阶段虽然没有实现比较彻底的无班级无年级走班制,没有实现到彻底的学生个性的课程表,但是相当一批学校尊重儿童个性,尊重青少年个性,让孩子们有适龄自己发展的课程表正在这个土壤当中生长。我们愿意借这个机会表达这个事,中关村三小做的事大体如此。

    杨东平:中国的教育创新主要产生在哪个方阵?

    刘坚:我们也在不断追问,来自小规模学校包括一土学校也好,包括探月学院也好,有大量积极的探索,但是生存空间非常有限。有一批公办学校也在路上,这个事情也许在中国是希望所在,大家都希望往前推动,更多有长远探索价值的往往出现在新兴的小规模学校。

    杨东平:中国的民办学校没有成为教育创新的基地,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刘坚:就像刚才东平老师演讲时一开始追问的事情,如果教育价值观出了问题,再好的技术也会走向反面。如果我们整体的教育方没有解决,即使倡导民办机制也会出现问题。我们已经有很多省会城市民办学校已经把当地的基础教育完全走向另外一个方面,这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思考的,民办学校在一个区域范围之内应该多大的比例比较合适。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对义务教育阶段可能是一种伤害,如何保持很好的土壤,如何有一个制度化的安排,让有活力的民办学校能够有它适合的空间,同时让更多的公办体制也能够看到进一步改革的希望。这个可能是需要整体设计的事情。

    杨东平:中国的教育创新既要防止改变权利的垄断,也要避免资本的垄断,体制外小规模学校能够做出一些真正的创新,完全非盈利非功利,真是教育家办学,而不是资本家办学。

    王熙乔:探月学院是一个高中段的学校,2018年秋季正式开学,目前第二届学生,培养内心丰盈积极行动的公民。我们做学校最早问过一个问题,学校到底是干吗的?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一直服务两个很重要的目标,知识人和自我的关系,支持人的成长,从古希腊时期甚至更早的时期都在探讨怎么追求我们的幸福,怎么追求对自我的完整接纳,对这个世界的接纳。另一方面教育体系的建构体制的建设很一大部分是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包括最早的体系化教育之一就是军队,包括近代学校的建立因为近代的工业革命的背景,需要新的社会人,包括现在思考的也是一样的,下一个时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社会体制和社会体系建立的基础。我们说培养目标的时候是在整合这两个目标。

     什么样的学习对每个人是最有效的,什么样的学习能够让学习者毕业之后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直接对应的是我们培养目标的角度,课程体系里面也有55%左右的时间是学生会去做学科学习,知识的记忆理解教育里面叫低阶思维方到线上,借用技术的力量。所谓的高阶思维,偏向于复杂应用所谓的分析评价创造的工作,或者在现在的高中新课标可能对应到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我们把它放到线下,更多需要任何人之间交互,也是我们需要构建更加复杂的任务让学习者完成和探索。

    杨东平:项目式学习?

    王熙乔:对,项目式学习是其中比较有趣的复杂性的任务。这个可能是我们做的一个在学科学习的部分。还有另外百分之三四十的时间花在哪儿?我们有大概30%左右的时间学习者基于设计思维模型,但是我们对它做了一些修改,更符合高中生的状态,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改进之后的设计思维框架去解决真实社会的问题。学科学习的对象是学科,跨学科学习的对象不应该是学科,恰恰是一个问题,这样才能把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在同一个语境下面,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杨东平:学科知识的学习通过网络学习,还有深度学习通过项目制学习,还有认知通过什么?

    王熙乔:学科学习、跨学科项目,还有第三块相当于有四门荣誉课程,包括中国的思想、西方的哲学、自我认知还有西方思维。不是说中国思想和西方思维都能学完,还有入门到比较深度的,学生会必修其中的某一部分,包括自我认知,包括对自我身心灵的认识,还有系统思维,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思考能力。

    杨东平:还有比较炫的事情,加入美国最新的高校录取体制MTC联盟。是不是全中国唯一的一所?

    王熙乔:现在也不是,现在有一些其它学校也成为会员校,我们现在确实是美国以外唯一一家所谓原型工作小组,著名的High tech High,还有美国的天才学校,很多硅谷天才都在里面,我们一共有10个学校组成了原型工作小组,支持美国建立它的素养成绩单系统。中国一直开始提倡素养的评价,包括综合素质评价,但是美国素养教育的改革有十多年的时间,现在开始已经进入到深化部分,怎么能够让素养的数据让大学得到认可五世。我们现在是美国以外唯一一个海外学校,在原型工作小组里面,现在已经打造3.0,今年开始申请的成绩单系统就会用于第一届学生正式申请美国大学。

    杨东平:大家知不知道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美国名校正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MTC没有分数的高中成绩评价,分为六个纬度还是八个纬度?

    王熙乔:其实是一个系统,学校可以去建立它的素养系统,把它放进去。其实这个素养就那么多,差不太多。最后要抓住的事情,高可信度、低认知成本和全面认知一个人,招生官五到六分钟看到这个人以前知识的进度,也能看到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的发展状态,并且背后能够记录所有过去至少在高中三到四年里面完成的项目和任务,哪些指向这些能力的发展。

    杨东平:探月学院不是培养航天员,是全日制的普通高中,现在还在北大附中吗?

    王熙乔:对。近期会公布在独立的校区。

    杨东平:他们在北大附中借了几间教室自己办学,胆子大的不得了。下面请韩冬校长再来介绍一下一土学校,一个土学校为什么吸引那么多家长?它的魅力或者它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韩冬:它的特点在于它的土,教育我们经常说老师像园丁,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比喻,教育更像一个培育的过程,那个育和生物学里面发育的育是一个意思,需要自然生长。我们孩子的生长跟一株植物的生长很相似,需要养分,需要外界合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棵植物它进行自己的光和作用,它要生成真正养活自己、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我们一土学校做的是给孩子土壤,最后孩子要自己来生长。我们的课程体系就像一棵树,我起名叫生长课程体系,一棵树需要有深厚的根基,这个根基像王熙乔刚才说的核心素养,也像刘坚老师提到我们国家现在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名词就是核心素养,它是一切知识往上生长的根基。我们的课程上面有很多分支,不管是什么学科,真正生成营养的部分像光和作用的那片叶子,那些叶子学生用来吸收阳光,通过一些机制来合成营养。这些营养反哺根茎,促进它们的生长。

    杨东平:据我所知,当时刚创办的时候学习硅谷Altschool的模式,有一个很强大的工程师团队,做学生个性化学习。

    韩冬:个性化学习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件事情,我们的目标和探月学院非常相似,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我们想解决成全一个人,而每个人需要被成全的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天赋不一样,他们的目标不一样,他们走的路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成全每个人,其实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我怎么知道你的需求?一方面需要老师关注每个学生,另外技术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多观众可能看NBA,大家感兴趣每个球员的技术统计,那个在提高一个球员的技术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通过技术统计我知道他的长处是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他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需要的训练应该是什么。

    杨东平:一土学校跟其它公办或者私立学校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有强大的网络社群,这个社群的名字叫奴隶社会。为什么叫奴隶社会?

    韩冬:这个有一定的典故,不太清楚。一土学校吸引我的很重要的一点,学校没有围墙。我们都希望优秀的人加入到教育来,很专业的人为孩子提供教育。但其实最专业的人往往不一定当老师,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学校外,这时候把它拒绝掉,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我们应该张开双臂拥抱它。社群的建立是一种很重要的载体,也是互相信任的一种建立,不光是资源的共享分享,更重要的是信任的一种建立,一种情感的连接,不断有情感上的连接,大家才会愿意分享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资源,这样才可以使教育可以很低的成本很高效地进行。这种社群的建设是实现教育公平可能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杨东平:社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有可能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价值观相同的老师和学生家长。

    韩冬:是的,这个是我加入一土时间不长以来最大的一个感受。

    杨东平: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奴隶社会公众号,发表了两千多篇文章。下面请四位嘉宾每个人再说一句华,中国要促进教育创新最重要的需要做什么?有的说取缔培训机构,有的说改变学生家长。

    刘坚:我们做教育创新公益博览会有几句话,时间关系不去展开。一个核心素养引领教育创新,我们的核心素养有五个关键词,是我们在20172018P21合作之后在P21提出的4Z基础上4C,沟通、合作、创新,文化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引领教育创新。不是什么样的创新都可以给教育带来发展带来希望的,需要核心素养引领。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教育创新,我用一句话,我们体制内的力量可能已经用到尽头,靠教育系统自身推动教育发展不能说往前再走一步,用到了尽头,需要社会力量参与。

    公益精神引领教育创新,这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官员到现场非常有感触,晚上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她很欣赏这件事情,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如果用公益来推动教育,如果用资本的市场来推动教育创新,大概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深深担忧的事情。

   核心素养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公益精神滋养。

韩冬:我对创新的理解,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事情,我们就像一个物种,就像一个空间,像物种的变异需要有变异的空间,背后有自然选择,但是如果没有变异的空间,那么自然选择是无从选择的。这是第一。

   第二,最关键的是有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应该最重要的是优秀的教师来参与到教育当中。优秀的教师能够站得高、蹲得下,站得高有学科总体的思维,自己本身能够融会贯通有学科的合作思维。

    王熙乔:教师的整体完整的发展和知识体系,如果把其它所有东西抛掉,会认为在核心素养的时代下一个很大的挑战,分到系统里面包括新的教师标准、教师的发展体系、教师评价体系、激励体系,整个支撑能够让我们有一代一代优秀的教育者能够发育起来的环境。

     Mari—Anna Suurmune:刚才其他嘉宾说了非常智慧的话语,我非常赞同,对于教育从孩子们早期教育的时候就应当培养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热爱学习,这样让他们成为成人的时候才有这种学习的能力,才会热爱学习。不能只是等到他长大成人之后才教会他们学习。长大成人之后更好地实现终身学习,这个也是我们未来非常必要的。

    前面几位嘉宾讲到,要培养这种优秀的教师持续的培养专业的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

    杨东平: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开放教育,解放教育,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让教育家来办学。我们这场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17900;累计访问人数:6189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