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教育是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孩子们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不仅关注当下,还要关注未来;不仅关注能力,更要关注人格。”
8月20日,万众期待的第六届820WWEC教育者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未来教育”为主题,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惠强先生,为第六届820WWEC发表开幕致辞: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本届的820主题是“未来教育”,关于这一主题,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未来的学校,我想也许应该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背景下,学习方式、学习空间、课程体系都发生变化的新型学校组织形态。
通过空间、课程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所以,未来教育应该是逐步走向学习者的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好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
教育让人与梦想更靠近
教育,是让人与梦想靠近的事业。最好的教育是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孩子们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不仅关注当下,还要关注未来;不仅关注能力,更要关注人格。
关注当下,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意志品质和学习动力;着眼于未来,就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优秀的公民。
我们期待未来教育要有新理念、新样态。而实现这些期待,都需要对当下实践的总结和提升,因此,很有必要对未来的教育特征予以充分的展望和深入的探讨。
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未来教育并非空中楼阁,所有的展望都来源于对当下实践的总结和提升。通过探索,我们可以基本描绘未来学校的特点:
学习的泛在式更强
学习不一定在课堂内,时间、空间的界限将不再明显;
学生的选择性更强
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都会有私人定制的考量,拥有更多地选择;
学校的多样性更强
随着时代发展,学校不同的样态会出现。不同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学生和教师可能是跨校、甚至跨区域的;
学生的自主性更强
泛在式、选择性、多样性都会调动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能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会自己选择,学会坚持,成就自我。
在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学校里,除了与时俱进的科技环境,我们教育者应当更加注重情感教育,注重价值观教育,应该把人文情感、正向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善良,更具家国情怀,因自己的存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开幕主论坛的舞台上,郑惠强先生表达了对第六届820WWEC组委会的感谢:
参加这场属于全球的教育盛会,我深感荣幸。820WWEC教育者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一个品牌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实并非易事。
今年的820继续创新,全新升级,依然不变的是对教育发展持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