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破解幼儿园“小学化”难题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7-26 点击数:2732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发热议,《通知》要求幼儿园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为什么存在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如何真正解决孩子幼小衔接问题?幼儿园到底应该教孩子什么内容?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编者

 

周末,记者走进北京五棵松某商场,许久不来,里面的商家早已经历“大洗牌”。商场三层到五层被各类早教班占据得密不透风,奥数、汉语拼音、英语、阅读……不到9点,很多爷爷奶奶领着孩子在骄阳下等待商场开门。虽然是暑假,孩子们肩上的书包却并没卸下,困倦的表情掩盖了原本天真烂漫的笑脸。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得广泛关注。

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老师,对《通知》的出台都非常赞成。《通知》一出,不少网友跟帖表达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也会教孩子识字,但孩子真的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幼儿园重点应该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学习基础知识。”

 

“提前教学,让一部分孩子对小学一年级内容很熟悉,而另一部分孩子又很陌生。熟悉的孩子会了无兴趣,甚至扰乱课堂秩序。对我来说,最难的是教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一位小学老师如是说。

 

大多数家长也对幼儿园“小学化”充满无奈和矛盾。“我也不愿意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但其他孩子都上,我家孩子不上,读小学就跟不上。真是无奈的选择!”

 

虽然《通知》已出,但网上搜索幼小衔接班、暑期冲刺班,依然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在某机构的学前班教学大纲上明确写着,数学课教学目标中包括100以内加减计算、竖式计算等;语文课则包括双拼法、三拼法拼读音节、书写300个左右汉字、认识30个偏旁部首等;英语课要求认读400个左右的单词、26个字母的正确占格书写、掌握50个左右的基本句型等。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期间回答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整治‘小学化’倾向,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有一些幼儿园老师是小学转过去的,没有学过幼儿托育,把小学的教学方法带过去。而一些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小学的知识课程。好多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应当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

 

有园长也不无委屈地说:“幼儿园精英式教育,‘抢跑式’培养,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家长们的需求。”

 

幼儿到底该学什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用“双生子爬梯”的实验说明为什么一定要整治幼儿园“小学化”。实验中心理学家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10秒钟内爬上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48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储朝晖说。

 

“强调幼儿园不能‘小学化’,那么小学到底应该如何与幼儿园进行衔接?家长对学前教育又有什么期待和要求?”看到《通知》,在一线几十年的老园长、学前教育人赵春梅提出这样的疑问。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微认为,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态度和能力形成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不强调知识本身,更强调孩子在感知体验中发现学习,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



一些专家认为,纵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症结所在。这种纵向评价标准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论英雄”,依据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排队再划分学校。



此次教育部发布的《通知》要求,幼儿园禁止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是不是所有学习知识的行为都是“小学化”?幼儿园只能让孩子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幼儿园到底该学什么?怎么样才算是好的幼儿园教育?

 

“注重幼儿的游戏是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特征,适宜、有效的学前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如是说。

 

游戏模式并不是老师带孩子简单做游戏,而是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的有培养目的的游戏化课程。刘焱说:“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

 

刘焱指出:“幼儿园游戏活动包括幼儿自由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的集体游戏(规则游戏、手指游戏等)以及教师设计的教学游戏。”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同时,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避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

 

虽然现在学前教育领域已经意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储朝晖在调研中发现,现在很多幼儿园,游戏还是被边缘化的。“科学的游戏可以让儿童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充分发挥幼儿天性才能实现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储朝晖说:“我们做一切事都要遵从儿童天性,而不是跟风进名园、找名师。”

 

在储朝晖看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保证幼儿教育多样性,是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不管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学前教育都更应该关注儿童的自身发展以及个人体验。”

 

“孩子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都是多样的,尊重孩子的天性就必须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用多样性的幼儿园去满足不同幼儿生长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单一地把所有孩子变成一个模子,那是摧毁而不是培养。满足个体化需求,需要保障途径、课程内容、方式、举办者等方方面面的多样化。”储朝晖说。

 

幼到小,“衔得好”还要“接得住”

 

晓航从小对宇宙特别着迷,喜欢研究星空、宇宙间的奥秘,妈妈觉得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认字这种事可以慢慢来,入学前基本没教过。

 

晓航就读的是一所重点公办小学。开学前,妈妈特意问班主任,孩子不会认字要紧吗?班主任说:“没关系,我们学校鼓励零基础入学。”老师的话犹如给妈妈打了一剂强心针,妈妈顿时放下了担心。

 

等开学后,刚开始一周,进度确实比较慢,一周学2课,第一课就要求掌握3个字,第二课也只有3个字,主要以入学准备为主,老师对写字也没什么要求,能认识能背就行,所以孩子基本还能跟得上。妈妈心上的一颗大石基本落了地。

 

慢慢的,晓航妈妈发现形势不对了,老师进度越来越快,孩子要掌握的字越来越多。到上学期期中,老师要求孩子不仅要会认,还要会默写。进入下学期,语文更是以每天一课的速度更新,每一课都有十几个生字,孩子前一课的还没掌握,就又加上新的。



为了跟上语文的进度,每天,妈妈和孩子要花至少3小时的时间复习语文,晓航天天要近11点才能上床睡觉,但每次语文考试小朋友基本都是班里倒数几名。妈妈快抓狂了,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小时候那么轻松的学习到现在却变得如此困难?



一位一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对于刚刚踏进小学校的孩子们,通常还没有多少纪律性,经常状况百出,尿裤子、上课时大哭、课间打架,比比皆是……其实一年级的课程相对浅显,比起基础知识牢固,我更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在多处调研中,北京大爱思想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赵春梅发现,现在很多孩子一进小学校门,其教育模式、学习氛围、教师态度等和幼儿园就有很大差别。“几乎没有过渡期,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衔得好”还要小学“接得住”。



对小学来说,“幼小衔接”的核心是了解孩子,提供适合他的课程设计。小学的“幼小衔接”该如何“接招”呢?“这还需要我国教育体制机制的进一步改革。”赵春梅说。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也是小学校的工作。“小学校必须能在幼儿前进的路上准确‘接轨’,继续前进,否则就会打击孩子的学习乐趣。”赵春梅说。

 

储朝辉认为,知识上的幼小衔接只是表面的,深层次的对接要遵从幼儿的成长规律,依据孩子的发展状况,而非教材和课本要求进行衔接。

 

赵春梅去北美调研时惊讶地发现,当地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圆桌教学,教室内设有互动教学墙,依旧可见幼儿园学习模式的痕迹。“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不是幼儿园一家的事,小学也应‘拉一把’幼儿园,真正做好幼小衔接这道难题。”赵春梅说。

 

赵春梅表示:“教育的本质永远是‘育人、育心、育灵魂’。让孩子回归本真,首先要有理解回归教育本真的老师和园长,这需要地方政府政策上的扶持支持。自上而下的良好运营机制的形成,才能形成良好的闭环系统,也是学前教育趋利避害的有效办法。”

 

同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孩子成‘人’。今天,从家庭到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而不是‘人的成长’。教育回归立人本位,是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刘焱呼吁。“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必须互信合作,才能更好地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不仅是学前教育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抢跑式”育儿观念的问题。家长对孩子成长观念的转变,也会一定程度上遏制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多位专家认为,仅靠教育部下发红头文件禁止幼儿园“小学化”还不够,学前教育机构也亟须监管,需要通过立法和制度改革,为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人民政协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69270;累计访问人数:9216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