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第一教育消息)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在“两会”上,教育是大家关心的重点话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第一教育”特别开设“两会时间”专栏,聚焦驻沪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教育的观点和提案议案。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
胡卫在教育行业深耕30余年。在政协的上届任期内,他跟随全国政协调研组深入全国13个省市进行调研,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有着切实的体察。
在此基础上,胡卫在今年的两会上发表提案,认为完整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于:中小学生“减负”
胡卫认为,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学校应试导向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是各种落后的社会观念仍然深刻影响着学生家长;
三是各色各样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加剧了学生课业负担。
而应对之策也应该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性重复操练,减轻无谓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切实推进中小学校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第二,改变教育治理模式,优化全员育人环境。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下重拳整治校外培训市场;充分用好用活青少年宫等公共教育资源,使之与学校教育资源互动互补;健全“减负”督查问责机制。
其中,针对当下培训机构乱象,胡卫指出,校外教育培训一直是多头审批,即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因此很多机构由于职能交叉而出现了监管的“真空”。
对此,需尽快为中小学培训教育机构设立准入条件。
如教育主管部门应每年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和补习场所进行年审和评估,年检和抽查结果要在报刊、网站上公示。
同时,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特别是要保证有资质、有良好素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老师。辅导机构新聘教师须到教育部门备案。
第三,引导家长改变观念,确保减负落到实处。要引导家长改变观念,尊重孩子个体差异,突出素质和能力培养,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面对孩子学习压力,家长自己也要学习,做到心中有主张,而不是盲目跟风。尤其要明白,陪伴孩子并不仅仅是陪他去上补习班,而是高质量的陪伴,要在陪伴中让孩子积累起对父母的信任。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
在实地走访中,胡卫发现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趋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大城市务工,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由此导致青少年缺少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关爱。
与此同时,女童性侵等负面事件的比例大幅上升。在农村,许多性侵甚至是明目张胆的,不少是熟人作案,特别是家庭成员、熟人性侵女童。
胡卫提出,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还是继续缩小城乡、东西部地区差异,让父母重回家庭。在许多儿童性侵案件背后,都存在着家长对孩子监护的不到位。
此外,在农村地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也很重要。要让一些有文化的人能够回归农村,建立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村健康发展。
在此过程中,教育始终是关键的因素。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的保护。
胡卫说,国外很多教材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就是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哪些地方是敏感的,哪些地方是不能让其他人碰的,实际上,这些都是基本的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
关于:二胎时代的幼儿教育
前段时间,学前教育当中儿童受到侵害的案件频发和高发。
“无论是红黄蓝幼儿园教师喂不明白色药片,还是上海携程亲子园教师喂芥末,都暴露出幼教队伍质量堪忧。”
在胡卫看来,民办幼儿园快速扩张、学前教育长期“欠账”、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大量匮乏等原因,导致全国各地幼儿园虐童事件时有发生。
而二胎政策实施以后,每年预计新增300万名儿童,入园需求更加旺盛,幼教资源缺乏的问题将变得愈来愈明显。为此,胡卫大胆倡议,随着国家管理的增强,义务教育的年限适当下移,让政府承担起学前教育的责任。
“办好学前教育,关键在于落实政府主导责任,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纷纷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明确政府是推进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建立政府间责任共担机制。”
胡卫建议,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升学前教育的基础水准;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共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
“可以考虑鼓励条件成熟的地区先行先试,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对幼儿教育实行免费,可以先将学前一年纳入,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胡卫同时呼吁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建立准入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并对现有幼儿园进行督查,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