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的绝活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0-8 点击数:1503
执教初中英语的徐老师已经五十多岁了。她原本学体育专业,后因工作需要改教英语。徐老师执教的学校是当地非常后进的学校之一,生源极不理想。学生大多来自文化与经济条件都比较差的家庭,许多学生讨厌学习英语。
但徐老师自有办法。经她调教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每次考试下来,她执教的班级学生的英语成绩通常比平行班级的高出近20个百分点。
这可把校长乐坏了。每当有英语教学吃紧的班级,校长就调她去执教。她不负众望,总是让学生的英语水平直线上升。
徐老师的绝活之一是善于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徐老师深知教育激励的价值,她甚至认为激励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常说,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或激励,那种教育本身就是失败的或必然要失败的。她经常感慨那些不鼓励学生甚至总是呵斥学生的现象,称那是忽视“人性”的教育。
她对学生的态度很奇特,非万不得已,不批评违规学生,而是用“感情”方式处理。例如,某学生在与别人讲话,不认真听讲,她会停止讲课,当讲话的学生意识到并望着她时,她回对着他或她深情地笑笑。据说这些被笑的学生往往感到非常内疚。在他们看来,自己捣乱了课堂,如果老师批评了,自己与老师“摆平”了。而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对自己小,似乎欠老师的太多了。
徐老师极力学生,并非亲自出马。她把全班学生都调动起来,相互激励,彼此学习,一个班仿佛是一个由“他励”、“自励”和“互励”连成的激励网络。
当然,在激励学生上,徐老师有自己的理论。她认为激励学生,一是要及时,比方表扬学生,当场进行与滞后进行效果大不一样,这也许是行为激励观对她的影响。同时她认为教师特别要有人情味,所以她不是不批评学生,而是很少,为什么呢?因为她觉得许多学生违反纪律不是有意的,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破坏课堂纪律,心里也很难受。对这样的学生,“响鼓不用重锤”。这些说明,徐老师极力学生有她的理论根据。她的根据也许没有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全面,但是不乏真知灼见。
本文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