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弱生转化 > 经典案例

弱生转化

    古梅的故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0-8 点击数:1335
    古梅小时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为了让她受到好的教育,父母想办法让她上了市实验小学。谁知她患了弱视,治疗时瞳孔被放大了,看不清黑板上的东西。因此,她平时显得有些迟钝,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两科不及格。
        从此,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她是傻子。校长来班上检查工作,班主任当着古梅的面,向校长介绍说,她是傻子。后来校长到古梅班教数学,自然就把她当作傻子对待。
    体育课上,同学们分组做游戏,体育教师不让她参加,要她到一边去玩。下课时,同学们抢她的书,把她的书包扔出教室。在放学的路上,同学们用土块砸她,让她饱受欺凌。
    她的心在滴血。她害怕上学,于是学爷爷的样子,手发抖,不能写字。父母着急,送她上医院扎针灸。她因怕疼,手不抖了。但是学校实在太可怕,她只好装疯。一天,她突然不认识父母了,哭笑不止。父母无奈,不得不送她去精神病院。走进精神病院,看到那些目光迟滞、面无表情、行为怪异的病人,她害怕极了,于是大哭大闹,拼命喊:“妈妈,我没疯,我是装的!”但是妈妈被关在了门外。
        由于大哭大闹,医生认为她病情非常严重,用电针灸刺激她,差点使她晕过去。痛苦的治疗使她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装疯也不行。于是她一下子“正常”了,不仅脑子清醒,而且还能帮助护士搞卫生。出院之后,想到她三个多月没上学,妈妈帮她补课。这时古梅自己也决心下点功夫。期终考试,她的语文得了 80 多分,数学得了 70 多分。这使老师和同学以及家长都大吃一惊。妈妈想,这孩子也许不傻。于是带她到北京的几所大医院做智力测验,结果都是 130 多分。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古梅的命运。由于她装过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经常在她背后指指点点,不仅说她是傻子,而且还说她是疯子。她忍受不了这种屈辱,决定自杀。大约是 1995 年上半年的一天,她用刀片切断了自己手腕上的动脉,幸被家人及时发现,经抢救脱离了危险。醒来后,她又将缝在伤口上的线剪断了。正当她下定死的决心时,她的命运发生了转机。
        有一天,古梅妈妈的同事听一位姓刘的女老师作报告,讲怎样教那些被人们认为的坏孩子和傻孩子等。听完报告,古梅妈的同事请 刘 老师救救古梅。
        古梅被带到刘老师家。她直截了当地对刘老师说:“您不要救我,也救不了我。我一定要在9月1日前死去!”看着这个面色苍白、两眼无神的孩子, 刘 老师心疼地说:“有一个东西会救你,这个东西就是‘希望’。如果不抱希望,你怎么会到我这儿来呢?” 
        古梅觉刘老师的话很别致,而且很有道理,表现出一些兴趣。刘老师趁机给她讲了一些故事,并且商定她住到刘老师家来,并在 刘老师执教的班读书。
        每天晚上,刘老师让古梅和自己睡在一起。 刘老师发现电灯一关,古梅就用被子捂着头,不停地颤抖。因为她害怕黑暗。为了缓解她的恐惧心理, 刘老师总是握着她的手,安慰她,直到她入睡。几天后,古梅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 刘 老师找来当年的高考试卷,鼓励古梅做做。结果她得了 300 多分。 刘老师称赞她说,你很聪明,以你现在的基础,将来完全能考上北京大学!从未听过别人赞扬的古梅高兴极了,开始相信自己。班委会要改选了。 刘老师要古梅竞选,古梅不敢,说自己从未当过班干部。经刘老师多次鼓励,她竞选了,果然当上了文娱委员。
        获得了人格尊严的古梅,在班上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才华。 1999 年高考,她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在大学里,古梅成为校话剧团的台柱。她不仅社会活动能力甚强,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事务中心  版权所有 ©2020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112-1号5号楼 电话:021-33728547 33728549 邮编:200042

    邮箱:mbfledu@163.com

    本网站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承办

    当前在线人数:44998;累计访问人数:88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