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吴颖惠:有了社会信任,教育才能更美好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4-20 点击数:3636

近日,北京市公布2017年中小学入学政策,明确提出实行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意在使更多学生参与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北京的入学政策引发了舆论热议,《中国教育报》日前刊发《学区房降温关键靠“均衡”力度》对此进行了讨论。笔者认为,除了加大推进教育均衡之外,建立起对教育政策的信任机制也是为择校热降温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为了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集中采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名校办分校、九年一贯制办学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了务实的工作,取得了有成效的成绩。比如,北京市海淀区近年推出的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新品牌学校建设工程以及潜力学校提升工程,都采用了学校环境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多种措施并举的方式,大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办学品质提升,在短时期内,“输血”与“造血”并举,取得了弱势学校改造的明显成效,一所所现代化的优质学校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出现在社区中。

但每到招生季,一些政府下大力气改造的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得不到社区内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许多家长甚至舍近求远、不择手段为孩子选择学校。某些地区学区房的价格也被不断抬高。在孩子入学问题上,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生家长进入博弈状态,每年政府都会出台各种“禁令”,从禁止择校、划片入学到多校划片入学,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越来越细致、缜密,不断出台政策引导家长就近入学,但是家长似乎总是“不买账”“不领情”,择校问题要彻底解决似乎困难重重。

纵观种种“入学怪象”,简单的入学问题早已经逐渐演化成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学生家长缺乏对政府教育政策的信任,有时甚至出现了社会“逆反”潮流:越是政府政策禁止的,有人越想去尝试、去突破。这就使得如何建立起对教育政策的信任机制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对政府政策的信任机制,应该建立在法律、制度等预防性和惩戒性的措施和机制的基础之上。义务教育入学问题涉及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政府机构,必须倡导教育公平,这是一个教育政策导向问题。但家庭作为个体单位,肯定要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教育政策的抵触与不信任。

入学制度影响教育起点公平。虽然我国系列法规政策禁止择校,强调就近入学,但由于家长对教育政策缺乏信任度,坚持要为孩子选择优质学校。

诚然,尊重教育选择权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但违背教育法律政策的教育选择,是对教育起点公平的严重破坏。因此,应加强教育政策信任机制建设,以此作为教育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

要注重培育社会信任机制。首先政府、学校要强化责任意识,推行教育部门、学校权力清单制度,让入学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学校招生的透明度,通过信息公开,使民众可以便捷了解学校招生相关信息。教育信息的透明化有利于培育信任机制,增强家长对教育制度的认同感与执行力。二是加强入学政策开放程度。入学政策越开放,人民群众对教育政策的信任度越高。健全信息沟通制度,积极利用信息平台等各种方式,按照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加强教育系统内外的信息沟通,建立信任机制。信任,是社会得以运转的重要基石。教育,当然也需要信任。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10718;累计访问人数:6285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