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为学生“减负”:最严规范、最严检查、最严惩罚
■137万中小学生明开学:学校两周内不得组织学科类练习、测验、考试等
■奥数杯赛生变:小机灵杯停办、中环杯停办,亚太杯调整
【减负措施】
●2月16日开学后两周内,中小学不得组织任何形式带有学科测试性质的练习、测验、考试等。
●严禁小学在8点15分、初中在8点之前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严禁课时总量超标,切实保障“三课两操两活动”和“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落实到位。
●新学期将试点作业、考试(测验)备案制,2月开学先进行调研,计划2017年秋季开学试点推进。
●将在小学开展每周半天“快乐活动日”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一方面增加周一至周四放学后15点30分到16点这段时间的“快乐30分”综合活动,不列入课程计划、不强制要求每个学生参加,不上新课;另一方面,每天放学后16点至17点,为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学生提供看护服务,将逐步覆盖到所有小学。据悉,明天开学后将先进行“快乐30分”试点,秋季开学,所有公办小学都要实施两个方面的“快乐活动日”拓展。
●限定民办中小学“校园开放日”为2017年3月25日-4月7日,此外,不得再安排面向非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校园开放活动。
●民办中小学校长老师不得提前到幼儿园小学宣讲遴选学生。
●民办中小学招生严禁举行纸笔测试或学科考试,今年民办中小学面谈全程录音录像,覆盖面谈所有环节,而且对学生面谈仅限一轮,严禁组织2轮及以上的面谈。
●增强民办中小学面谈的透明度,民办中小学要将面谈方案(包括面谈方式、面谈题目等)报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并且加强对民办中小学违规招生查处力度,家长可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首页的“举报投诉”栏里在线提交招生违规证据,各区也将公布举报电话。
●建立校长信誉等级制度,招生违规情况记入校长信誉档案,与职称职级评定等挂钩,并将对违规现象的监督查处情况纳入对区政府教育工作考核指标。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强化过程监管,建立责任督学全覆盖监督机制,为辖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配备责任督学,对招生全过程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违规或家长投诉举报,将建立信息快报机制,并加强区级巡查和市级交叉督导,强化违规办学行为查处。
明天,上海约137万中小学生将迎来新学期开学。适时给学生“减负”,一波“史上最严”的监管措施正迎面而来,教委推出了“三个最严”:最严规范、最严检查、最严惩罚。
昨日,市教委表示,新学期将重点督查学生减负及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
而一波对于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的集中整治也正在展开。从本周五起至3月底,市教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依法整治规范、建立长效机制”的集中整治工作,目前已在对配合检查的居委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就在市教委宣布以最严厉的措施为孩子减负的同时,奥数“四大杯赛”中的小机灵杯、中环杯相继发布公告停办,亚太杯也宣布作出调整。
排摸难点是划定违规边界
据介绍,本市将采取“属地化、全纳性、客观性、准确性”的原则全面摸底排查本市教育培训市场。根据排摸结果,分类制定整治规范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并且围绕“收费规范、校园安全、教师资格、广告宣传、教育内容、教学点设置”六个方面加强规范有教育培训资质的机构;教育、工商、人社、民政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对“加重未成年人课业负担”和“存在办学场所消防安全”的无证无照非法办学和乱设点的单位、个人进行集中整治和查处取缔。
在全面排摸和集中整治的同时,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启动相关文件的制定。制定和完善各类民办非教育机构准入审批和日常监管的规范性文件,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形成教育培训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为此,市教委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专报、例会、信息发布等制度。
“排摸的主要难点之一在于,对于违规边界的划定”,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庄俭坦言,比如在校老师在家里为几位学生补课,算是“有偿补课”还是“友情为朋友孩子辅导功课”?此外,对于不少文化传播公司、咨询公司开展的培训、补课行为,在法律法规上也确实有较为模糊的地带。
据悉,在此次排摸中,将根据“有证有照”“有证无照”“有照无证”“无证无照”四类情况进行核查。
严查对培训机构利益输送
此前,本市已经明确推出严禁有偿补课的“六条禁令”——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老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在这些禁令面前,如果学校有违规怎么办?此次教委推出了“三个最严”:最严规范、最严检查、最严惩罚。
对于督导检查、信访等渠道发现的“阴阳课表”、违规进行考试或测试、组织跨校联考、教师有偿补课、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利益输送等违规的相关责任人计入其信誉档案,不经备案布置作业也计入信誉档案,与其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等进行挂钩。
“把招生导向扭转过来”
面对学生负担的问题,不少家长提出“民办学校不应挑生源”、“应该举办联考”等观点。
昨日下午,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回应说,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民办学校有权选择生源,但多年来民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与杯赛证书挂钩、和培训市场有利益关联等违规情况,招生内容也脱离了正常教育教学规律,需要加以规范。
“不少家长的焦虑我们非常理解,我们不能让孩子无限制地陷入题海战”,贾炜表示,幼升小、小升初应关注孩子综合素质,而非一味追求知识储备量,“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本市公布的这一系列减负举措,正是旨在“把招生的导向扭转过来”。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