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民办教育新法引发公益VS资本热议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1-23 点击数:3125

这个月,拥有4000多万学生规模的民办教育迎来可能会引起行业巨震的一部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三审之后,再度引发社会对民办教育公益性和资本性的热议。

实施三审稿前,民办学校享受着税收、用地、补贴等优惠,但在强调公益的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学校却难以区分,也让其身份变得尴尬,管理难度也增大,实施新办法有利于规范合法办学。若2017年实施三审稿,义务教育将被踢出民办教育领域,也有人担心会影响民办教育投办者的积极性,并且不利于义务教育的丰富。

营利与公益含糊已久

2003年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按照规定,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费用后,民办学校可以取得合理回报。按照2015年的统计,全国16 .3万所民办学校中,约有1万所民办小学和初中,而提出营利要求和回报的学校不到10%.不管赚没赚钱,大多学校不提出营利要求,理由是维持不营利,可以享受政策的好处。这包括了财政补贴,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新建、扩建非营利民办学校时,可以按公益事业享受用地优惠等等。这种管理思路一直延续到此前的二审稿,但这次三审结果却很可能把民办教育踢出了义务教育范围。

这次三审稿,增设了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支持者认为,这个规定,使得义务教育阶段更具备统一性和均衡性,维护义务教育的公益味道,可以对通过办学牟利者予以阻拦,因为不排除有民校举办者通过学校的公益性,来取得补贴及各种优惠。

而反对者的主要观点是,这大大打击了民办教育举办者的积极性,义务阶段的教学作为民办学校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需要政策支持,若打击将对丰富义务教育没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来说,民办教育也是解决其上学难问题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相比起小规模的幼儿园,以及公办学校占据绝对优势的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生源充足,办学难度又比高中、高校小,素来是民办教育喜欢进入的领域。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允许办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将影响义务教育政府责任的落实,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此举也是主要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化着想。

民办教育投资迎转折点

三审稿后,对现有民办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很难一概而论,但毫无意外会对学校的性质划分更为清晰,营利与非营利学校,都将有各自的收费、监管、税收、土地政策。

过往的民促法下,民办学校营利与非营利界线模糊、资产无法证券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有证券机构研究者指出,新的民促法实施后,民办教育可以更好地走进资本市场,未来教育板块规模有望快速增大,优质教育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

此外,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民办教育得到营利的认可后,将可扫清资本障碍,优质的民校或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

重点

民办教育在11月迎来可能会引起行业巨震的一部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三审之后,民办教育将被踢出义务教育领域,再度引发社会对民办教育公益性和资本性的热议。

教育君说

民办教育营利与公益之间的界限模糊,未来无论从管理的角度还是公平性来说,都应进行规范,义务教育的确不应沦为过分营利的工具。

三审稿对民办学校有何影响,后续政策该如何执行才更合理,地方细则的出台影响如何值得关注。例如,对现有民校的营利性非营利性会否作进一步处置,准许非义务教育阶段民校营利后,办学门槛是否会降低,优惠政策哪些可以保留、哪些会取消,都值得关注。

 

(南方都市)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2049;累计访问人数:959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