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最新活动

序:艺术追梦人 Odrer: The art dream chacer

作者:suisart     发布时间:2016-10-14 点击数:2637

“玩”艺术

玩艺术的孩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为什么用“玩”字,而不是“学”字?玩是自发的,学总有些外迫性;玩会把压力当挑战,学常将压力变负担;玩会调动全身细胞去想象、开拓、创新,学则带有一定狭窄性……所以,玩是个体心态的最高境界,没有顾虑,没有负担,只有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而这也正符合了艺术的起源!

我是个从小喜爱艺术的人,而艺术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对人生、幸福,乃至灵魂。

执着艺术,从一群爱艺术的孩子开始

1995年,我从师范刚毕业一年,就非常幸运的被选派师从名师郭子徽——中国著名少儿舞蹈先驱、小荧星创办人,得他亲授7年舞蹈编排和舞台艺术。就这样,从小热爱舞蹈的我,不仅可以自己继续舞下去,还可以领着一群同样喜欢舞蹈的孩子共同追逐艺术之梦。记得1997年,我们创编的舞蹈《唐老鸭喜盼回归》参加上海市迎香港回归节目遴选。由于我们的舞蹈动作夸张,难度系数高,所以第一次的PK败北给了《小白鸽》,她们动作简单整齐。震撼我的是,当我颓废地领着孩子们回到舞蹈房,强颜欢笑安慰她们:“没关系,你们已经很努力了,以后还有机会!”听到这话,孩子们“哇”地一声哭了,她们一边哭一边相互拥抱,并自发地打开了录音机,一声不响地开始练了起来。一刹那,我仿佛被石化,只感到泪水无法自抑,默默流下。她们可只是一群67岁的孩子啊!却拥有了超乎年龄的不放弃、继续努力的执着。因而,拥有这样一群执着艺术孩子的我们,在第二次的PK中完胜,获得最终的演出机会。

名家的坚持与激励

20118月着手协和文化创意中心——名家工作室的建立伊始,我和我的工作团队就一直有幸跟随着四大艺术名家,时时浸润在艺术殿堂的春风雨露中,向他们近距离地学习四门专业艺术的真谛,并设法把他们对这门艺术的领悟和可贵经验,转化为一种学生们能接受和理解的学习方式。而也正是在这个“磨”名家课程的过程中,更深刻体会了四位名家那份对于艺术和梦想的坚持毅力,对中国文化传承和在世界弘扬的期翼,以及对于孩子们学习艺术的欣喜和欣慰。而也正是这些非物质的东西,时时激励着我们团队,更时时鞭策着我们团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为艺术的传承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史依弘----勇敢而执着

《锁麟囊》、《文武昆乱》等一系列引发新旧戏迷轰动的戏,让许多人在舞台上认识了光鲜靓丽的史依弘。作为一名眉眼中皆戏的京剧名角,人们对她的喜爱更多的是勇敢中挑战,传承中发展。那你可聆听过:她为了学习《锁麟囊》只身一人漂泊在北京小旅馆里,只为了学好这出戏,从早学到晚的艰辛与努力?和对于京剧文化永续发展的理性思考?这是作为一名传承和发展京剧艺术,现时代的勇士,可能更是跨时代的勇士。谁让她是学刀马旦出身的呢?所谓:勇者无畏!

马晓晖——追求完美

高音,低音,音色要温暖立体,有穿透力,要有面光-——”马老师对艺术与音乐的高要求,是众所皆知的。这一切都源于她对艺术的热爱、与极高的审美和见识。每次的名家讲座、公开课、联和汇演,她都会悉心准备,包括活动流程、呈现曲目、过程调控等等,就连走台,话筒的摆放,演奏凳子的高低,为每个孩子的两根琴弦仔细校音,保证五度音准,确认他们的弓子都上了松香,每一个关键的细节,她都要亲自一一把关。为的就是让二胡这门传统而有丝路情节的中国乐器,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与分享,让更多的人能体会与感受到二胡的独特魅力与灵性智慧,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参与,第一次听二胡就爱会上二胡。而她也正是用她全身心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洒脱的人文情怀一直不懈地把这两根弦的魔力发挥至极致,做到与时俱进,在继承发展与创新中,用二胡向世间传递着真,善,美

季萍萍——“慢”艺术的修炼

季萍萍是名生性“慢”的芭蕾艺术家,是芭蕾艺术成就了如今她的“慢”,而也正是她的“慢”让她登上了国际芭蕾艺术的顶峰。“慢慢磨”是季老师的口头禅。刚开芭蕾舞班时,助教老师和我都觉得芭蕾动作枯燥、乏味,没有少儿舞蹈来得动作夸张,表情丰富,效果又快又好。所以力劝季老师加授少儿舞蹈,记得萍萍在沉思后的原话是:“我是学芭蕾的,当然知道芭蕾的苦和枯燥。但走过这一段路后,当她们站在足尖上时,她们的气质、视野都会不一样了,而这就是芭蕾的高贵。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学芭蕾,坚持的,而我希望带给学芭蕾孩子的是最好的。”所以当三年之后,我们的孩子站上足尖时,所散发出来的自信光芒,令我和所有在场的老师、家长都深深地信服了艺术的坚持与执着所赋予的意义——艺术会慢慢融入人的生命乃至灵魂。

管齐骏——捷径VS严谨

管齐骏是位在思想上不断思考艺术人生,在治学上既严谨又愿意不断摸索适合孩子们科学、正确、能快速掌握绘画技能课程,并每每有时间便亲自授课的绘画名家。治学严谨:2011年的8月,上海酷暑。管齐骏绘画班开班前夕,他说他要亲自去福州路买给学生临摹用的美术书。那天,我们几乎走遍了福州路所有的绘画书店。每入一家店,管老师都是一本本地翻阅绘画范本,并精挑细选。我问他如此仔细的原因,他答:画经过多次影印,色彩、构图都会多少失真,我在找尽量接近原图的范本,让学生不要学习错误的。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领悟了“水源取水”的真谛,更让我对眼前衣着简朴的管老师,肃然起敬!

名家与孩子

史依弘篇:20123月,我第一次邀请史老师来学校指导孩子们上京剧课。当史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一板一眼模仿京剧身形的那一秒开始,她就忍不住地举起自己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嘴里还笑着说:“这太棒了,中国京剧就应该从孩子们学起,让她们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后她们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就都能深刻的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而西方社会也会因为你懂京剧,而知道你的文化底蕴有多深,陈如西方人懂歌剧一样。”所以,那天相片上的她,笑得比孩子们还灿烂,眼神中流露出的尽是中国戏曲未来的希望。

马晓晖篇:二胡是一门学习起来相对比较难的乐器,而敢于手持二胡与世界握手“对话”的马老师,却始终用她那颗热爱音乐,热爱二胡的心,无私地启发着孩子们一同爱音乐,爱二胡。在学校里,她多次为了引发孩子们对二胡的兴趣,不仅仅拿二胡和孩子们对话,还和孩子们的家长对话;不仅讲二胡与她的故事,也讲她自己成长的励志故事。所以孩子们和家长们对她都“很了解”,而也正是这份信任和喜爱,让爱二胡的孩子愈来愈多,甚至有个孩子直接对马老师说:以后我也要做二胡演奏家,和您比赛!

季萍萍篇:2011年的冬天特别冷,季萍萍第一次进校开设名家讲座。为了让学生和家长们能更直接地接触与了解芭蕾这一门高雅艺术,我提议让季老师亲自示范演绎一段芭蕾。没想到,她立马答应并不顾当天的温度,坚持穿上了薄薄的芭蕾舞服,只为了表现芭蕾的完美。然后她就在学校简易的舞台上,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旋转着旋转着,令在场的孩子们和家长们都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芭蕾,同时,也爱上了她。

管齐骏篇:20135月,为了能让所有的孩子和家长了解绘画过程和重点,我们首次举办了管齐骏绘画班跨校学生作品展。管老师现场示范中西合璧技巧----即用西方的绚丽色彩和东方的书法笔法相融合,在短短的15分钟内创作完成一幅油画骏马。当管老师边画边讲解作画的过程和要术时,寥寥数笔,一匹颜色靓丽,形态生动的骏马便跃然画布上。令现场学生和家长无不惊叹不已。可正当家长们抢着和管老师合照的间隙,画作上的马却突然多了一条腿——五腿马。原来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数马的腿,觉得少了一条,就出手帮管老师加上了。管老师在“自尊心”深深受挫的同时,却耐心而细致地向那位学生指出了第四条腿是由于在奔跑中,所以只露出一小段的原因。所以那副画至今留有那名孩子的“神来之笔”的痕迹。

艺术需要沉淀

和四大艺术名家相处久了,便越发地悟到:文化艺术这东西是熏(熏陶)出来的,更是沉(沉淀)下来的。想要一蹴而就的学习,往往只是学到了皮毛;只有日积月累的磨,才能摸到魂魄与精髓。也许,这是所有艺术追梦人的内在特质和精神吧!

是为序。

协和创意中心负责人:叶宇蓓2015年秋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浦东新区协和教育中心 协和文化创意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2020 沪ICP备13041604号-3

当前在线人数:28686;累计访问人数:3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