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青岛早报消息)青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中担负着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代表工作等重要职责。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担负着代表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重任。青岛早报联合青岛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开辟“市人大宣传栏目”,全面展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为人民履职行权的工作风貌。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教育部门批准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不含幼儿园)906所。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教育迫切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现实抉择。
近年来,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民办教育的推进和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今年市人代会期间,两位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由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21次主任会议决定为重点督办建议,进行督办落实。推动民办教育由单纯规模增长的阶段,进入到以“稳定发展规模、整体提高质量、优质特色发展”为基本特征的转型升级阶段。
“十二五”规划以来,青岛市民办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6年6月,全市共有教育部门批准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不含幼儿园)906所,其中学历高校9所,学历中小学79所,高等非学历学校38所,中等非学历培训学校780所。全市民办学校教职工2.9万人,年招生培训57万人次,其中全日制15.1万;固定资产67.03亿元,年收入(不含学历高校)17.96亿元。
青岛民办教育已经由单纯规模增长的阶段,进入到以“稳定发展规模、整体提高质量、优质特色发展”为基本特征的转型升级阶段。但当前我市优质特色的民办教育资源比重较小,无论在规范管理、师资水平、课程品质、服务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整体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与社会和民众需求期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