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教育大数据蓝皮书:数据将成学校核心资产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4-20 点击数:2901

本网讯(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417日上午,《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15)》发布会暨教育大数据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内首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

  据悉,《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15)》由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教育部-中移动联合实验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由北京拓思德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教育部-中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余胜泉指出,数据将逐渐取代土地、劳力、资金等稀缺资产,成为社会和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同时,数据也将改变人类的认知方式和文化生态,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将成为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借助智能设备而生存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大数据将演变成为一种人人生产数据、人人共享数据、人人管理数据的社会文化。

  余胜泉表示,作为教育界和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未来教育数据采集的重心将向非结构化、过程性的数据转变,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应该是全样本的、即时的数据。教育界还应加强教育大数据与其他领域大数据(医疗、交通、经济、社保等)的融通和关联分析,进一步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蓝皮书负责人之一、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杨现民表示,教育大数据并非单纯指其数量大,更重要的是其价值很大,教育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分析和预测。他表示,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相比,教育大数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其应用也需要高度的创造性。他认为,教育属于超复杂的系统,教育领域的大数据不存在清晰的、固定的分析流程和分析方法。教育大数据的分析既要综合运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也要合理采用专门针对大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和新工具,严格来说,教育大数据的分析模型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被发现的

  此次蓝皮书梳理了全球教育大数据相关政策进展,解读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独特性,剖析了教育大数据的来源与结构,对常用的四大类13种教育数据采集技术进行了介绍,并提出7种典型教育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搜集整理49个典型应用案例,提炼出基础教育大数据的五大应用模式,探讨了国家、区域以及学校三个层面教育数据网络的构建思路,以及教育大数据管理存在的难题及基本解决思路。

  在随后的教育大数据高峰论坛中,与会专家针对教育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展开了讨论。专家们指出,2015年是中国的教育大数据元年,政府、企业、学校、研究者、社会公众等开始关注教育大数据。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整体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国外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希望通过政、产、学、研、用五方联合,共同助力我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为实现中国教育引领世界而一起努力。

  余胜泉、顾小清、方海光、魏顺平等4位专家,分别就《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以学习分析改进教学实践》、《面向基础教育的移动学习与教育大数据研究》、《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施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74677;累计访问人数:9058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