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铁城,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五年制本科)。曾任北京钢院附中英语教研组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海淀区学科带头人。1997-2001年,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英语高考复习。2000年参加由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北京市特级教师“说课”活动,主讲“语篇教学的应用” 。1998、1999和2001年,担任北京市高考口试主考教师。
高考见解: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各位高三考生、家长、老师们大家晚上好。今天非常高兴请到北京新干线学校的英语特级教师张铁城老师,首先请张老师和大家打一个招呼吧。
张铁城:大家好,今天离高考还有12天了,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备考,到这个阶段如何调控自己的策略,看是不是完全纳入了科学备考这个轨道。如果有什么地方没有纳入的,赶紧纳入,就算只有一天、两天也要纳入,这是今天我们讨论的目标,希望大家朝这个方面提问题。
主持人:最后12天我们请张老师帮助大家安排一下,按照遵循什么原则来准备考试?
张铁城:我在考试大纲刚出来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就是希望同学们不要背单词表格要读原汁原味的文章。今天也是如此,在北京晚报可以读一篇原汁原味的大约500字的文章。在北京可以看到的杂志《英语沙龙》,比如对科普有兴趣可以读一些科普读者,X式轰炸机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另外如何消除代沟的问题,成熟和青春活力这两方面的问题怎么解决,这种哲理思辨文章每天读1500字左右,这是正规的复习高考的备考方式。如果不是这样还忙着背单词表,还在挖语法就是没有纳科学轨道。
主持人:你提的这个复习方案我感觉很有新意。现在很多同学基础比较薄弱,就算是单词表要求掌握的大家也不一定全部掌握。但是读这样的科普杂志可能大学生也看不懂。
张铁城:我说的这些杂志英语内容的编者大多数都是中学英语老师,大家要关注一下2005年最新的考试大纲,今年的大纲在文字上,在编排上和2004年以前任何大纲都不一样。它直接实现了命题人员和考生的对话。你要读懂、听懂日常生活话题所熟悉的文字材料,包括独白、对话、简短文字。比如说广告、公告、说明文字等等。要在书、报纸、杂志中出现的原文的文章,这些文章当然是根据学生的词汇量做适当的修改,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觉得比较难做。
举一个例子,去年高考全国卷20个省市左右,考四道题,我们拿过来一看都很容易,一调查觉得考的通过率、难度比高考历年都大。为什么?当然有各种原因,当然有些考生没有遵循大纲的要求,抛弃旧的轨道,纳入新的科学轨道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比如说拿一个题来讲,完型填空,2002年高考完型填空是0.45是最难的一年,2004年竟然有一个地方的高考卷是0.41,更难了。但是这两个卷子一比,04年这个是很容易的,这说明很多地方的复习和考试大纲说明没有完全吻合。文章在对话中复习在实践中复习,外语是工具,不是说上电脑课,讲电脑的各种知识,讲了一天而不使用,像开车一样,不是师傅教了半天你没有经验就可以的,必须使用。英语从图160轰炸机找到被动语态以什么什么设计,公式都会变,但是到时候做不出来,因为平时这方面经验太少了。
网友:英语卷各个大题应该怎么分配时间?
张铁城:2005年考试大纲没有写,我们可以按照2004年写一个时间表。听力20分钟,时间规定好了,跟着走就可以了。单项填空一般最好是35秒钟以内做一道题。完型填空大概是55秒一道题,阅读是1分钟一道题。一篇文章350字,连看再做题只有5分钟,这个速度很快,如果没有这个速度做不完,有的同学平时拿过来做很容易,但是高考居然考不好,就是因为速度一定要快,可以会什么先答什么。尤其是完型填空,36号到55号,36号不懂就一直看,你可以跳过先做后面的,作文也如此要规定一个时间,一般20分钟或者多长时间,不能时间太长。
网友:有没有必要在最后这段时间做一些模拟试题呢?
张铁城:没有必要在最后这十几天做模拟试题,考试中心命题人员历来反对题海战术。模拟题就是模拟高考式样让学生做,高考命题的出处来自于原文原汁原味,书、报纸、杂志,这是考试大纲里面的说。书当然不是教科书,是小说或者什么。报纸就是各种英语国家的报纸,《纽约时报》、《新闻周刊》,杂志更是这样比如贝克汉姆写的《我的一生》,克林顿也写了《我的一生》,都不一样,都是节选。所以书、报纸、杂志都看,另外适当听点广播的文章,但是主要是以读为主。
高考大纲来看有听、读、写三个大条件,其中阅读是重头戏。现在还剩10几天用阅读的办法充实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阅读经验,会读了也会写了,听起来也容易,做各种语法词汇题,语法题是一句话都是从那面摘过来,这个文章你见过就觉得容易,没有见过就觉得难,见多不怪了,就会有比较好的成绩。
张老师在节目中结合多年高考命题和研究的实践经验,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详细讲解英语高考复习的方法。他在节目中总结了六点英语备考策略:
1、背默语篇七十天,高考应试不再难;
2、熟读真题近七年,整体输入七十篇;
3、关注内容自主学,时时查阅大词典;
4、对镜口笔实景练,改写拓展善应战;
5、真实英语流利记,崇尚情趣讲效率;
6、研读锤炼七百词,复现之中补差距。
张老师认为:取法于上,取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如果以上等标准要求自己,结果只能是个中等,一定要高标准,以超常智学生的标准,要求常智学生。但是我们要以天才的水平要求自己,最后结果只是个中等,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按照古人的经验来讲,他必然会失败。
全文
今天咱们讲的题目就是高考如何备考--英语学科的备考。那么距离考试时间不是很长,但也不很短,如何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备考?主题是高考的备考策略。那么要讲备考策略的话呢,首先你要呢,知道这个高考的命题是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命题老师的原则是什么样的原则?那么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六个字:稳定中求发展。
高考命题今年和去年,去年和前年之间的变化是基本上看不太出来的,或有的话也很小,这是属于稳定,但是稳定不等于不发展。那么今年和去年,去年和前年之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虽然不变,但是高考的命题的一些难度、题型等等,会有些小的变化。那么咱们主要就讲2002年,去年咱们英语课试题的变化,大家都看到首先咱们的听力从2000年开始,就是十个语篇。什么叫语篇?就是对话和独白,或者是各种文章,两句话以上的对话和文章就叫语篇。然而同样是2002年,我们就11个语篇了,但是呢这个变化呢还不光是这些,在第二大题,单项填空里面,15道小题里面,这个变化也比较明显。2002年的考题是有八个是语篇,还有三个呢,是不是对话,但是也是两句以上,也是语篇,11个,这还剩四个是句子。那么到了咱们2003年会什么情况,估计呢,变化情况不是很大。这说明高考试题的一个特点,命题特点,就是语篇的覆盖量加大。那么咱们以这个单项填空题为例来看,15个题里面,八个对话,三个是两句话以上的小语篇,还剩下四句话,还有三句是复合句,就是主从句或者是并列句,只剩下一句话呢,还是一个简单句。什么叫简单句?就是说它这个句子的主语呢?谓语呢?只有一套,那么我们高考如何备考?就是说要把这些语篇包括这样的句子,个别句子全部的背诵默写出来,要不断地以背诵默写作为高考复习的惟一的主要的方法。不是老师在那儿讲,讲很多语法规则,你在记很多笔记,你拿单词表呢去背很多单词,这种方法呢,是不可取的。要背背什么?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对话,也不一定很长,可能说刚才说两句话以上就是语篇,文章对话。
所以听力呢,听完之后呢!要背,背完还不行,因为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所以说怎么样呢?还需要做一些什么?默写的活动。所以说咱们说,背默语篇多少天?70天吧。咱们来个顺口溜:背默语篇70天,那么高考应试呢不再难。如果你都背下来就不难了。有人说我考试老考不好,模拟试题老考不好,英语成绩不太高,高考没有把握。原因很简单,你没有背过,没有默过,英语学科呢,是一门工具性的技能性的学科,它不光是知识性,它考的不是知识的理论的宣讲,而是说,实踏实的本事。听说读写会听吗?会说吗?会读吗?会写吗?不会。那么只是talk about English是没有用的,It’s not use.talking about English光谈论头头是道。有几种时态?16种。123456数下来。几种句子成分?六种。几种词类十种。那么说了半天就是夸夸其谈,到时候呢,别人说什么话听不懂,你的话别人听不懂。那么然后写的文章呢,你看不懂。你的文章写出来别人也读不懂。那就是没有技能,没有能力。所以咱们主要是考试,就考这个。前面说了,这个命题指导思想是六个字。
那么命题原则呢,是12个字。就是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突出语篇,就明白,语篇怎么样。语篇是diacourse,Discourse comes first.首先是语篇,语篇第一。0所以咱们看,每年的试卷80—90%以上都是语篇。所以说呢,一定要注意呢这样来复习。就是背默,背和默语篇,以语篇为主。但是怎么背默语篇?还需要以一定的语篇的复习资料来进行比较灵活的操练。我们呢,以近七年,以高考的真题作为复习资料,每套题的词汇总量大约三千左右,那么七套题两万多一点是不是?把这些词呢,全部在文章中不是在词汇表里面,不是分成词汇表把它默下来,背下来,边背边写,边听边背边写,这样来做。所以听力不光是听力,还要听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