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多方布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2-1 点击数:2280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6年起,我国已先后建立健全了农村、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有数据表明,近10年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义务教育投入已由2005年的243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993亿元,年均增长19.4%

  可以看到,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已全面普及,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现行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不统一、经费可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综合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都对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为此,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从201611日起,我国将通过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首次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此前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示,此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概括来说,就是通过三个统一、两个巩固,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三个统一,即统一两免一补政策,从之前城市义务教育只对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统一调整为对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包括民办学校学生);统一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从之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由国家制定、城市的则由地方制定,统一调整为由国家统一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经费分担机制,从之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城市由地方负责和中央适当奖补,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对城乡义务教育实行统一的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

  其中,2016年先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7年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分两步将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落实到位。

  两个巩固即巩固完善农村地区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依照现行教师工资政策,中央财政将继续对中西部及东部困难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

  与此同时,国家还将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项目,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总之,此次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不仅受益人群广,涵盖了所有处于义务教育中的学生,还进一步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得城乡义务教育逐渐趋于平等化。

  然而,尽管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在上有政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随之而来的下有对策政策遗漏

  以统一两免一补为例,有观点提出,虽然国家规定了要对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但免费义务教育却会引发义务教育质量的下降。

  事实上,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着校内免费、校外增费的现象,即在校园内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出了校园则巧立名目收取诸如补课费、资料费等杂费的现象,而此类免费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也往往堪忧。在统一城乡两免一补的情况下,不同的教育质量显然影响着教育的均衡性。

  而除了下有对策外,政策遗漏也制约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依照以往情况来看,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中央财政往往是优先西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再次是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通常具有足够的本地财力,从而导致被遗漏的中部地区在自身财力不足和政策偏斜较小的情况下,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举步维艰。

  故而,要实现统一公平的教育,除了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以完善外,还需要优化教育布局,从多方面着手深化教育改革。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杜绝免费义务教育不免费,合理布局不同地区的教育经费扶持政策,避免出现教育投入中部塌陷等现象,使义务教育能公平均衡地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6820;累计访问人数:6244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