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大学的倦怠与社会精神的危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9-23 点击数:1240

储殷 李如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腾讯-麦可思大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报告结果显示,“超过半数高校教师每个学期都会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

  坦率来说,这种倦怠不仅是高校老师中常见的现象,而且也不一定比其他的职业更加严重。记者、医生、法官、公务员……难道就不存在相当普遍的倦怠现象吗?现代社会一方面通过细密的分工和客观化的监督,将整体性的工作切割成大量琐细单调的碎片,使得工作的意义、乐趣、整体性大受影响;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生活成本、工作压力又使得劳动者始终处于高强度的体力与心理的负荷中。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原先相对自由、富庶的精英行业,出现了严重的草根化、蓝领化的倾向。不管你是记者、教师、法官还是公务员,越来像是富士康流水线上苦苦支撑的体力劳动者。这不是知识分子无病呻吟的矫情,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无论文科、理科都无法逃脱。事实上,以前笼罩着天之骄子光环的IT精英们,早在多年前就变成“数字黑煤窑”里“编码工”了。

  当然,中国今天的高校,除了现代化的大趋势,还有些另外的原因强化了这种职业倦怠。这些原因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概括来说大致有三个:

  首先是待遇上的问题,青年教师的收入窘迫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次是意义问题,常年重复性的工作、细致到几分钟里应该讲什么的教学管理大纲,让本该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知识生产与传授成为了千人一面的“弹棉花”;最后是交流的问题,由于学科分工的细化,知识共同体被碎片化了,不同专业的大学教师之间,彼此越来越不感兴趣。与此同时,高校的行政化管理限制了基于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公共空间讨论,高校教师于是成了脱离于公共生活的“个体户”。

  在待遇问题很难得到明显改善的大前提下,要缓解教师的倦怠情绪,塑造一种生机勃勃、昂扬的校园文化,只能通过增加生活的意义与新鲜感来实现。对于前者来说,关键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减少无意义的形式上的知识生产。现在的科研、教学与管理中,有很多无意义的劳动。华而不实的项目、玩弄概念的研究、堆砌口号的论文、老生常谈的会议,是相当多数的高校教师对科研感到乏味的原因。而不合理的课程设计、繁重而过时的教学内容、流于形式的授课要求,则让许多的教学工作成为挤压师生灵性的乏味模具。

  另一方面则是重建高校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得公共生活与知识生产发生更为紧密的联系,以学有所用来带动学有所思。这需要管理者去切实思考建立一种弹性、开放性的人事制度,从而让高校教师可以超越象牙塔去寻找真实的意义。

  实事求是地说,在现代社会里,知识的碎片化与公共生活的萎缩,是造成虚无感、倦怠感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具有普遍性,只是在知识分子聚焦的高校表现得更为明显罢了。但是,对于这样一种自然的现象,社会却不能抱以自然而然的态度,因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不能以山寨的模式去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不能满足于庸俗、功利的物质主义。琐碎、乏味的生活虽然看似无害,却极有可能导致庸俗的趣味、市侩的道德与创新的萎缩,从长远来看,它将最终威胁社会的长期繁荣。

(中国青年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3254;累计访问人数:6278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