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市教委消息)9月19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承办、华东政法大学协办的上海市首届大学语文教学决赛暨总结展示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进行。本次比赛活动作为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全市性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高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切实增强高校语文教育质量。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副校长刘晓红,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市教委高教处、语管处和市语测中心负责人,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参赛选手所在高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学生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决赛和总结展示两个环节组成。决赛分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朗诵与演讲等四个组别,经过初赛选拔后的21名教师参加了决赛。参赛选手按组别进行现场教学,评审专家根据选手教学设计、现场讲授、教姿教态、教学效果及现场答疑情况进行综合评审并评选出每组第一名选手。
决赛结束后,还举行了总结展示活动,总结研讨和教学展示活动分别由市教委语管处处长凌晓凤,市语测中心主任、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秘书长徐民杰主持。获得决赛4个组别一等奖的选手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教学展示课,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和教育部语用司司长姚喜双分别在研讨活动中作了重要讲话。
陆靖在讲话中强调,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迫切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社会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和优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优质人才。他指出,根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要深刻推进上海语文教育改革:在课程定位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加强师资力量配备,提高教师素质;在机制建设上,要进一步借助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优势,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语文教师交流合作机制。
姚喜双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党和国家正在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语言文字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些中心工作,服务好上述战略。他强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服务高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要充分发挥高校语文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上海市首届高校语文教学比赛旨在提升高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切实增强高校语文教育质量。比赛分成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在今年7月成功举行,共有29所高校51位教师报名参加比赛,专家根据参赛选手报送的视频录像、教案设计、教学大纲及教学反思等材料综合评审参赛选手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特色及语言教态等方面的情况,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