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申城小学全面推行实施“学习准备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9-18 点击数:1864

本网讯(市教委消息)20079月,为了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市教委在全市小学一年级起始阶段设置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在这段时间内,语、数、外等各科的学习时间、内容均发生变化,进度放慢、内容减少。同时设置综合活动取代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

20139月,本市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试点启动,各学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指导意见》、《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及《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等具体要求,引导教师摆正心态,关注小学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师生的情感交流制定了一年级学习准备期课程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实施。为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搭建了一个脚手架,设计了一个缓冲期,以实现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适应的软着落,从而有效地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确保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据悉,学习准备期的实施主要解决以下相关问题:

1.加强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并在心理、思想、行为上为小学学习生活作好基础准备。

2.教育必须立德树人,必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3.适当缓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的身心压力,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呵护儿童对小学学校生活的美好憧憬,让刚入学的学生较好地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学生逐渐适应从游戏和活动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转向以学习为主、活动为辅的学校生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基于过程的综合评价,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4年以来,本市各区县与学校在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俗称零起点等第制)工作中,从尊重学生差异、提前引导干预,形成激励评价、养成良好习惯,优化教学策略、推进课堂改进,基于课程标准、实施多元评价,探索家校互动、形成育儿合力等方面,逐步深化学习准备期的实践,帮助孩子慢慢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56483;累计访问人数:9056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