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名校好老师,何时真正动起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7-9 点击数:1766

龚洁芸

前不久,杨浦区在已建成4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再添3个新的教育集团。到今年,上海17个区县将制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年规划
  集团化办学,是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布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不过很多家长的想法也很直白:学校好不好,重要的在于师资,如果核心校的骨干老师能在其他学校任教,那这所学校才值得信赖。
  好学校的好老师,能否真正流动起来?
  效果:成员校声誉上升
  缩小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的差距,教师流动是最直接的着力点。
  杨浦区4个教育集团,共有30多名教师参与到流动。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团成立后,核心校派出2名骨干教师到长白二小,为这所79%学生为随迁子女的学校带去先进教学理念和优质课程。从2009年集团建立至今,集团内中学高级职称老师从当初的5名增长至14名,区学科带头人的数字也从当年的0变成了3。在控江二小教育集团,每年都会有骨干教师前往相对薄弱的分校进行为期3年的支教,并且在集团内实现教师的跟教、带教和走教。
  徐汇区则探索创新机制,整合区内机动教师编制建成优秀教师蓄水池,蓄水池里的师资在学区内柔性流动。骨干教师的加入,使成员校教学水平和学校声誉水涨船高。
  在进才中学校长赵国弟看来,教师的流动可以让优质师资得到共享,真正实现资源辐射,无论是蓄水池或是教师流动,其实是双赢:薄弱学校可以得到骨干老师的扶持,老师也可以找到更多适合自己教学的地方。
  困惑:为何流动比较慢
  虽然教师流动已在不同的教育集团或学区开展,但数量其实并不多。这既有学校的担心,也有教师的困惑。
  不少教育集团理事长总会面临的选择题:一方面,集团内其他成员校的家长们盼望着核心校的骨干老师去支教,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骨干教师去交流了,会不会削弱核心校的实力,教师编制紧张,工作量满负荷,骨干教师流动后,谁来补缺?
  教师也有困惑。一位校长直言,不少教师不愿意从名校到相对薄弱的学校,不少教师会担心自己会掉身价,还有就是对于其他学校的文化不认同。此外,不少教师考虑到晋升通道、职称评定以及奖金分配的现实问题,强化了对学校的依附。
  集团化办学,核心校的作用非常重要,而她的带领作用,就来自于雄厚的师资力量。打一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卞松泉认为,优秀校长的流动或许比教师流动更重要,因为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带好一支教师队伍
  记者了解到,教师定期交流在国外非常普遍,如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每年约有10万教师流动换岗,流动率为17.1%。
  支招:流动可百花齐放
  事实上,在试点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过程中,教师流动始终是一项重要课题。但在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朱蕾看来,教师柔性流动不应局限于教师个人的流动,比如教师把编制留在原集团内,去其他学校支教,不一定局限于上课,而是要发挥骨干作用,带动学校学科的提高;也可以是发挥其学科强项,建立一个教研基地,以连片教研形式把集团或学区的教研带动起来。朱蕾说,流动的形式还包括把好的校本课程带到学区内共享,或让学生在学校间走动上课。这些流动各有所长,也是教师个体流动的补充。
  市教委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已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流动教师一定倾斜:比如教师评高级职称,必须要有在两校任教经历,去年评定的10名特级校长,都有跨区域任教的资历,20名特级教师,也都有到农村支教的经历。
  学区化办学后,教师已不仅仅是 学校人,而要有学区人、集团人的意识,多把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贡献出来,这样才可以提高集团的整体水平。朱蕾说,家门口的好学校到底好不好,最终还是要老百姓来打分和评定的。

(解放日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5894;累计访问人数:6281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