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职业生涯发展与教育国际论坛在沪举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6-23 点击数:2658

本网讯(上海教育新闻网消息)近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和上海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所承办的 “2015年上海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教育国际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主题是高校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中学生生涯与个性发展,由专家报告和圆桌会议两部分组成。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与来自中国长三角地区的中学校长、高等教育招生办公室人员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及创新始终是生涯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密歇根州立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Frederick Leong 教授在题为中国的职业生涯的干预:来自心理学的经验(Career Interventions in China: Lessons from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生涯教育和干预措施需要借鉴来自心理学领域的经验,包括设计基于实证的职业生涯干预措施、以职业适应性作为核心概念,并关注职业生涯干预的文化适应性。此外,他提出了跨文化的生涯发展干预模型,认为现在流行的多种生涯发展理论多是针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和男性的,中国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研究要注重从本土汲取营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盖笑松教授认为,早期占主导地位的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是以特质论为基础的,假设个体内在具备一种人格特质,可以被测量到,并与某种职业需求相匹配;当代的社会学习生涯理论是以经验论为基础的,假设是个体并不具备一种有待被测量的人格特质,生涯兴趣和领域效能始终处于形成过程中,个体所处环境又对其经验获得具有制约作用。因此,他认为在生涯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上,要注重不同理论的特点和使用场合,从而更好地为生涯教育实践做出指导。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台湾生涯发展与咨询学会理事长田秀兰教授认为,虽然关于霍兰德的六边形职业兴趣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和支持,然而,研究表明加蒂的兴趣分类模型可能更适合在台湾。此外,她还开发了一种分层模型来解释中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那些障碍,解决这些障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多与他人相处、寻求社会支持、明确人际关系的边界以及豁达地对待别人来进行。

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具体介绍了他们的团队经过近两年的实验探索建立的高中生全方位三级发展指导模式。这个模式是在分析国内外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由发展指导理念、制度建设、三级指导、指导内容和指导步骤等5个方面构成,可以较好地提升实验学校学生学业、心理、生涯和生活的发展水平。

美国落基山区健康部专家小组主席Michael Eckelkamp博士也提出了一种共生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聚焦跨学科的学习经验,结合了领导力深层次研究、调查、现实工作经验、个性化目标和服务项目等多种元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

国外生涯发展教育的经验

中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起步较晚,汲取国际上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新里士满镇学区负责人Mark Barley具体介绍了美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共享的生涯发展教育常用的方法。小学注重激发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初中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兴趣探索,帮助他们选择课程,高中鼓励学生在进行生涯探索的同时多参与实践,以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并在升学和就业中作出选择。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Charles Chen指出,职业生涯教育已经被视为加拿大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多数地区均制定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指南。而随着课程内容和指导策略关键特征的展示,教育者的角色,尤其是教师和指导咨询师、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与生涯指导的作用被突显出来。

美国俄亥俄州梧桐高中咨询督导师Vincent Rahnfeld 先生介绍了美国高校进行招生录取的过程。美国高校会采用学生资料评估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些资料包括报考者提交的记录审查、考试分数、学生作品、学生活动和从学校官方获得的信息等。学校辅导员,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会联合起来帮助希望考取大学的高中生积极参与活动并进行其他准备,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出路。

学校生涯发展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该从个体的童年就开始。美国心理协会和国家生涯发展协会资深成员、应用心理学国际协会心理咨询部主席Paul J. Hartung教授在生涯规划教育(Education for life-career design的报告中提出,在21世纪充满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工作环境中,个体从童年时期就应该开始为生活蓝图进行生涯规划。而且,儿童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具备能动性、适应性和叙事能力等特质。来自加拿大、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专家也认为生涯发展教育应该尽早进行,为未来更好地发展打好基础。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涯管理能力。美国心理协会和国家生涯发展协会资深成员、应用心理学国际协会心理咨询部主席Paul J. Hartung教授认为,儿童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指导和与重要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这些将对他们成年后的工作和事业的满意度和成功打下基础。

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以及学生同伴群体之间的合作对学校生涯发展教育很有帮助。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梁湘明教授认为,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将学校和社区的干预措施整合起来,通过跨部门的协作来进行。美国新里士满镇学区负责人Mark Barley先生也认为,学校负责人、辅导员和老师通过在职业指导上的合作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此外,美国落基山区健康部专家小组主席Michael Eckelkamp 博士认为,除了跨部门的合作之外,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在他进行的项目中,中学生通过申请形成由14-16名学生组成的协作群体,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倾向来建立一个适合的个性化学习计划,通过大家互相监督和支持来更好地参与到劳动力市场中。

此外,上海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所周晓璐博士在报告中将上海职业辅导与咨询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包括职业辅导与咨询的重生(1977-1992),高校的职业指导(1993-1999),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2000-2011)和生涯咨询(2012-2015)开始兴起。南京师范大学顾雪英教授介绍了南京市政府提出的“321计划后也认为,我们在教育中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自我需求、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塑造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主动性、决策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出生涯和发展决策。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19051;累计访问人数:8449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