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青岛:建立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为校长下放"财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6-12 点击数:2520

 今年7月将动工改建学校特色餐厅,市教育局春季开学就已拨给我们190万元建设资金,待公开招标后暑假即可动工。学校可以直接将钱支付给施工方,不仅能保证及时开工,施工进度和质量方面,学校也有了话语权和监管权。近日,青岛一中校长娄炳毅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多年来,校长常常因为责大权小而烦心不已。为了争取办学经费,校长常常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上。为了让校长有钱花,建立教育投入长效机制,青岛市教育局近年来开始尝试为校长下放财权

 

  财权如何下放?具体而言,就是压减市教育局所属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专项资金额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青岛市教育局计财处处长万初迅说。

 

  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介绍说,从2014年开始,青岛市下放了4项经费使用权,把以往需要复杂程序和漫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学校基础设施修缮、设备购置、图书选购、教师培训等项目专用资金,按规定一次性分配至各学校。2014年,这4项项目资金达5200万元,将之转化为生均公用经费后,直属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过去的每生每年600元提高至每生每年3200元。

 

  转化之后,各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预算管理相关规定,自行支配使用,这可以使学校即需即办,大大提高了学校落实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效能和自主办学的积极性。邓云锋说。

 

  近年来,青岛市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建立生均拨款制度为抓手,完善各级各类教育投入长效机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得到全面提高。

 

  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告诉记者:放权之前,生均经费只能满足日常运转。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设备采购,都需要上级拨专款办理,组织统一招标,各种程序走下来,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放权之后,生均公用经费提高了,经费年初就拨付了,学校可以对全年经费全盘考虑,把钱花在刀刃上,自主办学的灵活性、独特性充分发挥出来了。

 

  据万初迅介绍,青岛市教育局每年还安排1200万元,按照每位教师每年2000元标准拨付给学校,用于校本教师培训,也是由校长支配。同时,青岛市教育局建立健全花钱监督检查机制,确保财权放得下,学校接得住用得好

(中国教育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12514;累计访问人数:8470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