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需完善制度机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3-31 点击数:2609

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为《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2014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首次提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014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这表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把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农村学前教育受到空前关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因此,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2011—2013年,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的精神,各地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实施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包括农村学前教育在内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国在园幼儿三年增加918万人,比过去十年增量的总和还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三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入园难得到初步缓解。

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成果还比较脆弱。由于相关制度机制的不完善,农村学前教育仍是整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

()区域发展不均衡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农民群众子女迫切的入园需求;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自身建设得好不好、发展得好不好,也会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那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往往也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较好的地区;而那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的地区,往往也是农村经济贫困、发展滞后的地区。总的来看,由于底子薄、欠账多,以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依然不足,中西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分散地区、留守幼儿集中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较弱,入园率较低,留守幼儿等困难群体入园难还比较突出。正是基于这种发展现状的考虑,2013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专门把2015年,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确定为教育扶贫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幼儿园运转困难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农村幼儿园运转普遍困难。对于教办园,县级财政仅对其编制内人员予以保障,编制外人员的工资、社保等从保教费中列支;对于乡镇、村办园,又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情况,编制内人员由县、乡()两级财政予以保障,乡镇、村级对此类幼儿园投入与否、投入多少完全取决于自身财力情况,不足部分也从保教费中列支;对于民办园,保教费是其主要(甚至唯一)收入来源。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幼儿家长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幼儿园收费也较为低廉、且仅能维持日常运转(及人员费用或举办者利润),大多数幼儿园无力拿出更多资金用于改善园所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及待遇等方面,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教职工(编制内的除外)工资和日常运行主要依靠保教费收费;而且,随着办园成本不断上升,收支不平衡也已成为影响农村幼儿园办园难”(或运转困难)的重要因素,更是带来克扣幼儿伙食费、降低教职工工资等问题。

()师资短缺、质量堪忧

农村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2011—2013年,乡村幼儿教师的增幅虽然略高于县镇和城市,但无论是新增数还是总数,乡村与镇区、城区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考虑到在园幼儿的实际规模,乡村幼儿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从在园幼儿与幼儿教师的比例来看,2013年,乡村幼儿园的这一比例为401,远高于镇区(251)和城区(161);即便是从在园幼儿与教职工的比例来看,乡村(241)也高于镇区(161)和城区(91)。学历情况是反映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2013年,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高中学历比例较高(42.33%),远高于镇区(31.36%)和城区(22.84%);而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学历比例(43.88%)和本科学历比例(7.34%)则远低于镇区(51.74%13.64%)和城区(55.72%19.85%).

()学前教育低水平发展

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村幼儿园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小学化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小学化、教学形式小学化和教学管理小学化三个方面。此外,作为承担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农村民办园大多数为缺乏资质的小作坊式,管理不规范、幼儿教师无证上岗等现象突出,园舍与设施、食品卫生与疾病预防、幼儿交通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农村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二、制度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农村学前教育现实问题的根本原因

造成农村学前教育上述现实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农村的贫困、凋敝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外,最核心的仍在于农村学前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一些关键问题仍需进一步突破。

()政府职能尚未转变

首先,政府责任不到位。由于对学前教育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仍不明确,加之现有考核评价制度等的局限,部分农村地区(政府)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有意或无意忽视(甚至边缘化)学前教育发展,没有把农村学前教育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发展规划、财政投入、师资建设和保障公平等方面,政府责任尚不到位。

其次,发展思路有偏差。目前,各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仍然沿袭重点建设的思路,评估结果更是与幼儿园等级创建经费、升级奖励经费、保教费收取标准等挂钩。现实中,等级幼儿园(优质园)数量与比例已然成为各地政绩指标,功利性、工具性色彩较强。而且,沿袭重点建设的思路,采取有区别的投入,从一开始就形成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对幼儿园实行等级管理,并实行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则进一步强化幼儿园之间的差距。这些都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有所偏离。

第三,行业监管不得力。农村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幼儿伤害事件、安全事故频发,反映出当地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联动监管缺位或存在盲区。如果不尽快解决因九龙治水、权责交叉、信息不畅等导致的监管缺失问题,规范农村幼儿园发展,确保其保教质量又何从谈起。

()事业管理重心偏低

横向来看,同一层级的不同政府部门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方面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权责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较为突出,前面提及的农村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仅是其中一个表现。纵向来看,虽然地方负责,分级管理频频出现在学前教育相关文件表述中,但各级政府具体职责分担方面的规定仍然模糊且不具体。实际操作中,学前教育的投入责任往往也层层下划到县级以下政府。虽然中央政府也会辅以转移支付提供一定经费支持,但并未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现实中,大多数乡镇也成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直接责任主体,管理重心层级过低,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十分有限。对于那些经济贫困、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幼师政策有待突破

目前,制约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政策主要体现在身份、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从身份来看,农村幼儿教师分为3种情况,即公办园编制内教师、公办园编制外教师和民办园教师,这种不同会带来职业吸引力、师资稳定性、师德素养、保教能力等一系列差异。从待遇来看,由于身份的不同,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村公办园编制外教师的收入水平仅相当于编制内教师的一半,民办园教师的工资水平就更不乐观(面临拖欠甚至更低)。从职业发展来看,农村公办园对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视和投入比民办园更多,教师的培养渠道、培训覆盖面也更广。当然,如果考虑到城乡的因素,幼儿教师在工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将更加显著,这也使得农村幼儿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状况更加突出。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395;累计访问人数:6222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