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志翔 报道)1月15日静安教育系统召开以“个性化设计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主题的静安德育论坛(小学)。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围绕着我区承担的国家教育部十二五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在区内中小学广泛征集了德育活动个性化设计和实施的典型案例,并筹办了本次论坛。
课堂的逻辑结构在改变,课堂行为规范也需要发生变化。课堂规矩与学生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静安实验小学在要求学生注重课堂“四姿”(坐姿、站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会”(学会议论)。孩子们要学会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学会在课堂的分工、合作,做课堂的主人。
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既不刻板也不深奥,被学生理解和认同,并愿意积极践行呢?一中心小学推出了“小公民系列全学科活动”和“现代小公民素养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生了尊重共性为前提的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独特。
二中心小学的体育课不仅让孩子们强身健体,他们想要通过体育课解决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与同龄人玩的现象。通过鼓励学生与老师一起创编团队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团结、合作,完善人格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一人一个梦想,才能共筑伟大的中国梦。西三小学的老师讲述了三个孩子的小梦想,有的梦想成就自己、有的梦想扶助他人、还有的影响集体、改变社会。圆梦路上,孩子们朝着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成长着。
万小的家长微课,让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给孩子们上课。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在多元体验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并将家长微课的视频上传到校园网、微博、微信上,实现了“可移动”的家长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