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4 点击数:1804

迟竹强

   

    中国喜欢向美国学习。美国人有比较典型的实用主义倾向,不喜欢繁琐理论,重视实践,讲究实际效果,这比较对我们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路。的确,北美移民从一开始就重视行动及其效果,这与他们开拓者的使命相联系。他们的宗教活动也没有长篇大论,更多的是通俗的口头讲解;他们的大学也只有浅显易懂的知识传授,不喜欢象牙塔里的争论,他们把人文教育看着一种贵族式的奢侈敬而远之;他们更喜欢实用技能的培养,他们总是倾向于打破常规,鼓励奇思妙想。

  但必须注意的是,尽管两国的人们表面上如此相似,有一点是根本不同的,那就是北美移民那来自欧洲文化的根从来未曾断裂过,他们不仅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带来的信仰,而且生怕与欧洲文化疏远开来,以至于早期移民刚到新大陆只有十多年,还谈不上立稳脚根,就建立了自己的剑桥,也就是今天的哈佛。哈佛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与亚里斯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这就是美国人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美国人虽然并很少花心思在如何建构自己的人文精神上,但他们内心深处一直保持着对欧洲文化的敬畏与认同,有了这个前提,他们的实用主义才有坚实的基础,才有一种理性的保障,从而他们始终沿着欧洲文明的方向进步,并且不断吸取欧洲移民和他们带来的文化成就,直到他们达到欧洲的发展水平。

  由于天时地利的优越,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但是清醒的美国人明白,他们离真正的强大还有相当距离,因为美国并没有深厚的大学文化中心,没有象样的学术队伍,更没有伟大的科学家,所有高端的文化成就全部来自欧洲。于是,十九世纪末美国开始按照柏林大学模式重建他们的大学,大量吸取欧洲文化精英,这才有了后来的研究型大学,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内在文化创造力的现代社会。这个过程直到二战后还没有完成,五十年代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美国人发现他们的大学教育仍然脱不掉实用主义的长长尾巴,于是更强调基础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大幅改造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出于自己好奇心与兴趣的探索,而不是功利主义的学习。

  再反观中国,我们虽然有传统的人文精神,但那种农业社会的人文精神与现代文明的趋势是抵触的,无法直接转化为现代文化资源;而现代文明所对应的西方人文精神对中国人来说却非常陌生,而且它不象西方物质与技术那样可以直接照搬过来,因此中国人急切的实用主义行动缺乏相应的人文精神作为支撑,这种没有心灵的积极参与的建设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在上个世纪,中国发生过新文化运动,尤其是毛泽东时代塑造的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意识形态,还有发生在灵魂深处的文化大革命,这种政治文化的建构脱离了个体心灵的自由。当这种政治意识形态信仰沦为权力斗争,再被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瓦解之后,人文精神更是滑落到最低谷,社会生活只剩下单纯的经济利益和赤裸裸的权力运作。

  在中国,最令人激动的建设成就便是又建一座高楼,又贯通了一条大路,何等的气派与壮观。同时,我们一直在大刀阔斧地拆毁旧的东西,只用了十年二十年的高楼,左看不入时,右看太老土,勉强再用两年,忍无可忍之后下个决心,炸!所以中国几乎所有城市,要么是嗤牙咧嘴的时尚建筑,要么是不可救药的老旧建筑。前者虽然光鲜亮丽,但伸张欲望的嚣张多于文化内涵,后者即便有点传统的韵味,也早已成了残花败柳,不久于人世了。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人们无心在建筑上赋予并维持一种文化的生命,因此它只是一个物理的存在,只具有外在的功能,只是一种权势与财富的标志,老旧无光之后当然就要被拆,被覆盖。虽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但经济学家以及地方官员们所关心的GDP却增长了。所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国大中城市外表上的现代化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不要说比古老的欧洲城市时尚——人家那里越是低矮老旧的建筑越是有历史,越是引人驻足观看,甚至比美国城市也气派 ——纽约世贸大厦建成后三十年,美国再没有建过那么嚣张的建筑,反过来把那些拥有八十年,一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当作宝贝。然而,我们的时尚与气派的背后,并无一种文化的信心作为支撑,它张扬的是沸腾着的欲望,掩饰的是心灵深处的自卑,更像是暴发户身上套了一件不合体的洋装,恶俗不堪。

(价值中国)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373;累计访问人数:6278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