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龚鸣:学校要艺术育优雅 文化立品格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2-25 点击数:2804

“教育有其独特的使命,教育者需肩负神圣的使命感”——这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在建校初期就明晰的责任。“培养既有生活情趣又富艺术修养,在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这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13年,在不懈的追求中,上外附属双语学校就像一个充满渴望的生命体迅速成长起来:从最初只有6个班级的办学规模发展成一所拥有2300名学生,近60个教学班的小、初、高一体的大型民办学校。

学校并不仅仅满足于以优秀的学业成绩赢得社会的认可,更加秉承着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要办成一所“有态度”的学校。“有态度”,即不功利、不盲从,坚守教育理想,以“人”内在的和谐与丰富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因此,“人文”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的人文课程是以人文精神的孕育为核心、以语言为载体、以艺术为表现形式的课程,同时也是将文化融合于语言与艺术之中、兼顾东西方背景的差异、具有上外附属双语学校特色的课程系列。

在厘清课程价值与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力求发挥小、初、高一体的办学优势,关注学段课程体系的一致性和培养目标的渐进性。在课程的实施中,关注学段之间的衔接——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其中,小学阶段关注兴趣、习惯和品行的培育,初中阶段关注个性、爱好与修养的形成,高中阶段关注独立、探索、求真的品格树立,让学校教育在孩子的精神成长中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

语言与文化的融合   

语言类课程是学校的品牌课程,从母语课程和外语类课程两个途径入手,学校构建起了小、初、高一体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实践中秉承一个原则:将语言的学习嵌入文化的背景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知文化,在体验文化的同时应用语言。   

以母语课程为例,学校将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播与人文阅读的推进相结合,在传统经典的浸润中培育民族感,在人文阅读的熏陶中开拓视野,依据学段特色,实施课程衔接,小学阶段注重积累与诵读,初中阶段注重赏析和分享,高中阶段注重思辨与独立观察。    

在小学阶段,主要通过经典诵读、文化乐旅、童书视界等方式。“经典诵读”精选传统经典篇目进行诵读,从《笠翁对韵》到《千家诗》,从唐诗到宋词,让学生在大量的诵读积累中体验汉语之美。“文化乐旅”是由“华夏之韵”“魅力汉语”“海派风情”三大科目组成的课程系列,从中华传统节日民俗到传统艺术,从汉字的起源到对联文化,以浅显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缤纷多彩的中华文化。“童书视界”精选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建立阅读书单,将师生共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把真与善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带给孩子。

在初中阶段,主要通过古诗文鉴赏、名著博览、人文讲座等方式。“古诗文鉴赏”精选文言文中的精彩内容,以故事演绎、正史趣说等有别于语文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于古典文学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格。“名著博览”选择在中外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名著,通过形式各异的阅读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同时将名著阅读纳入语文学习综合评价中。“人文讲座”是教师依据校本课程脉络,以专题方式开展讲座,通过系统的阅读与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

在高中阶段,主要采取文化行走、文学比较两种方式。“文化行走”以寻根文化为核心设计文化行走路线,循历史脉络觅文化踪迹。在行走中追溯传统,反思历史,把握当下,展望未来。“文学比较”是建立中外文学名著比较阅读系列,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学之魅,思考时代、文化与人的关系,在文学的阅读中拓宽人生的体验。

艺术与文化的融合   

一个具有内在的完整与和谐的人还应该是丰富而优雅的,学校将艺术课程作为学校人文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显性与隐性的结合打造学校的艺术课程。    

首先是通过艺术课程凸显文化元素。学校从中外融合的角度出发,设计艺术赏析课程。音乐从京剧和音乐剧入手,美术从民族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作品赏析展开。课程先以讲座欣赏为主,从小学高年级向初中延伸构成衔接,到高中逐步形成以美学欣赏为主。

同时学校将创新文化融入艺术课程,以拓展课程为实施途径,从剪纸、篆刻、创想画到音乐创编、漫画剧配乐,多达40多项的艺术拓展课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催生了丰富的作品。    

其次是通过“学生大舞台”展示个性风采。上外附属双语学校有一座“学生大舞台”,它既是物质形式的概念也是精神文化的概念,同时也是学校艺术理念的象征——“为每一个热爱艺术的孩子搭建舞台”。在“学生大舞台”上,无数的学生展示着才华。    

学校的管乐艺术,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可持续发展梯队。2013年,中小学管乐队分别代表上海市参加“中国非职业类管乐比赛”荣获中学组和小学组的金奖。民乐艺术发展也初具雏形,将近百人的民乐队在2014的“六一”活动中一展风采。同时,合唱、舞蹈、戏剧、绘画各类艺术社团,无不显示出蓬勃的状态。以“大舞台”为核心的社团课程是学校艺术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培养了热爱艺术的师生,他们把艺术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艰辛付出但却乐在其中。

第三是通过校园时空浸润艺术元素。校园生活是隐性的课程,在上外附属双语学校,艺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是校园的一部分,是师生们表达情感或庆祝纪念的方式。

学校将艺术融合于学科活动之中。在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开展的“诗风雅韵迎新年”活动中,学生们把音乐、舞蹈与中华传统诗词结合起来,自编剧本演绎历史名篇,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释放得淋漓尽致。

学校还将艺术融合于校园生活之中。每一个新学年的开始,管乐队总会在校门口以昂扬的演奏迎接同学们;六一儿童节时,孩子们搭建起闪亮的舞台,庆祝自己的节日;十岁生日、十四岁生日、毕业典礼,学生们都会自由组合,自编自导自演,以充满活力的节目展现童年的快乐,放飞青春的激情。在上外双语,艺术已经融入每一处细节,被艺术浸润的校园,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变得如此的不平凡。

一所“有态度”的人文学校

周国平在《内在的从容》一书中曾经写道:所谓人文,就是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作为教育者,应该看到在当下急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灵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内在的从容成为精神领域的奢侈品。而作为教育者,应该期望的是当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够拥有心灵的自主与人格的独立,在未来的人生行走中更从容。

在民办特色项目创建的三年期间,上外双语不断思考着:怎样的学校才是一所真正“有态度”的学校?在实践中,也不断自我拷问:以人文课程为切入口的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最终的路径在何方?随着课程实践的不断推进,已经越来越能看到人文课程项目的实施为学校带来的变化。它给予学校一个价值判断的标准,当面临教育的两难选择时,应该以“人”的内在和谐与丰富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作出取舍。很多时候,成为一所“有态度”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人文课程所特有的人文主义情怀沐浴着校园,熏染着师生,无论是课程的建设者还是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获得一种内在的富足。因此,从人文课程项目建设入手,进一步融合于学校的整体课程建设,最终从项目特色走向学校特色,是上外附属双语学校所追求的方向。

(龚鸣: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副校长)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5870;累计访问人数:6301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