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杉达学院消息)上海市民办高校“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现场交流会近日在上海杉达学院举行。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王辛、杉达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馥明,学院党委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吴秋耘介绍了校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来自全市的民办高校文明办主任进行了交流。

王馥明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出发,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民办高校在实践探索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对践行服务社会的教育理想和大学的社会责任给予了高度关注。长期以来,杉达以文明创建为总抓手,把践行大学社会责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持续开展工作。
吴秋耘介绍,文明创建工作始终离不开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全校师生的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杉达在争创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过程中着力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心中有职责,眼中有任务。杉达人以“美丽杉达、幸福师生”为目标,形成“办学理念共识,精神状态振奋”的共同价值观,始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的办学理念,以“把当前事做优,发展事谋实”的整体思路开展工作。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爱校荣校作为杉达人的共同责任。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始终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操作有规范,执行有素质。抓好“文明在线”网站的建设和社会责任报告撰写的具体工作,建立“党委领导;文明委负责,文明办组织管理;基层联系人执行”的工作网络。细化指标,分解内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创建过程中,注重科学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把复杂的工作分解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推进有细节,展示有绩效。积极开展校内精神文明创建评比和终期检查,对照市级文明单位创建要求,做好校内创建规划和基层考评指标,以评促建,重在建设。
各民办高校文明办主任就网上创建的指标建设、操作流程和实地检查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和交流。
王辛在听取汇报后,对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推进表示赞赏。她说,国家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入和推进,创新发展成为了摆在大家面前的课题。民办高校要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提升内涵,形成特色,总结亮点,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寻找难题,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