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14位校长共话教改推进课堂转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1-26 点击数:2877

本网讯 (程媛媛 报道)1124日下午,以教学改进推动课堂转型为主题的闵行区中小学首届教育学术节开幕式暨校长论坛在莘城学校举行。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在论坛上表示,本次学术节初衷包括总结经验,充分交流、借鉴找准问题,明确进一步改进的目标、任务和路径传递智慧、精神和激情

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德妹,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基教处副处长颜慧芬,《上海教育》杂志社副总编沈祖芸,闵行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朱雪平、局长王浩,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恽敏霞等有关专家领导,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等闵行区中小学校长、书记,区教育局相关科室领导、区教育学院教研员、闵行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代表等,近三百人出席。活动由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朱越主持。

14位中小学校长阐述实践与思考

围绕着以教育家精神办闵行教育——教学改进推动课堂转型的主题,14位中小学校长分成两大组别,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改进实践与思考重点回答和讨论了三个问题:教学改进的基点和目标分别是什么?各学段在教学改进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推动?

小学组校长论坛中,闵行区实验小学校长何学锋认为,实现课堂转型需要强化学生立场、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平南小学校长张小娟认为课堂转型,要以学生的为中心,转变学习方式小学阶段课堂教学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明强小学校长顾文秀认为小学教学改进的起点应该是课堂氛围、学习内容、教师任务、学生状态;颛桥中心小学校长唐为民认为课堂转型应该以校为本,让改进化为习惯;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小学校长张计蕾认为校长必须找准适合自己学校教师发展的创新项目,选择老师们愿意接受的推进策略,促进教师转型;蔷薇小学校长沈珺则认为课堂转型的落脚点在于,以新技术为载体,促进资源生成,提升校本研修创生力

中学组校长论坛中,梅陇中学乔慧芳《微技术微改进微成长》、实验西校章志强《教育转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微技术改进》、金汇实验学校尹纪平《教师是教学改进的主体,是实现课堂转型满足客体需求的关键》、基地附中张忆《初中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协和双语学校卢慧文《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技能——我们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交大二附中吴金瑜《课堂教学的改进是多维的,我们在寻找教与学的平衡》、田园高级中学陆振权《着眼于学生自我实现的课堂教学改进》、闵行二中朱靖《触摸未来的教育》,总体上都以微型报告形式,呈现了自己所在学校的改进实践与思考。

专家强调教学改进不能脱离教学本原

颜慧芬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闵行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效,她强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化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改进教学过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与信息化、提升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在小学组校长论坛的基础上,沈祖芸结合教育案例,作《课堂转型:从遇见未知开始策略的视角》微型报告。报告中,她所表达的在课堂上遇见未知的自己(策略:人之为人)在教学中遇见未知的学生(策略:流程再造)在突破中遇见已到的未来(策略:设计失控),学术意味浓厚,给人留下了诸多思考。

尹后庆则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闵行课堂教学改进的成效,为学术节的前期准备及校长论坛作精彩点评。他同时指出,所有的教学改进都应该是建立在原有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让所有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教学改进的空间和时间;学校应该提供教学改进的案例,并给教师提供目标;建立评价原则,设计出相应的观察工具;好课的标准不是教师教得好,而是学生学得好;反对过多的精致化的教学,要给学生适度的自主性。

据了解,校长论坛是闵行区中小学首届教育学术节的序幕。在未来的四天里,特级教师和教研员教学展示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教师论坛“‘希望之星教学展示专题项目教学展示骨干基地、名师工作室教学展示闭幕式等专场活动中,将会有14个教学点、101节展示课,涉及到56所学校,聚焦教育改革重点问题,点面结合,集中展示闵行课堂教学改进的阶段成果,展现教师教学风采,汇聚教学研究经验,激发区域教育改革的发展活力。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75219;累计访问人数:9060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