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袁贻辰:高考改革能否让高职迎来“黄金时代”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0-8 点击数:2488

这几天,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的电话就没断过。

  今年93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下称《意见》),随后,上海浙江相继出台高考改革试点方案。

  大家都在讨论这件大事儿,各方在解读高考改革对我国未来教育的深刻影响,在职业教育领域,各方也一直认为,《意见》也将给高职教育带来巨大变化。

  《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并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同时继续推进分类录取的模式,力求在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在邬宪伟眼中,《意见》作为一个风向标,清晰地向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用这个50后高职校长的话来讲,《意见》的出台,为高职学生的多元化选拔和培养真正开启了一扇门。不过,职教界在欣喜之余,更应思考,脚下的路该往哪里走

  拓宽入学渠道,高职院校招生迎来黄金时代

  学生上高职的渠道宽了!这是浙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方展画看到《意见》后最直观的一个感受。

  《意见》中写到,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这3条入学途径,在方展画看来,给了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他打了个比方,未来,一个学生既可以在中考时直接进入中职就读,在以后选择是否升入高职;还可以在高中时选择参加高职的单独招考;此外,这个学生仍然能通过高考进入高职。

  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政策,和一个高中生究竟是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需要学生自己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有关。毕竟,高中生的兴趣会变,想法也会变,方展画强调,要给学生试错的机会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同样认可这一关怀学生的政策调整。他希望,政策能在中学校园内得到更广泛地传播,让高中生明白:并非要把普通高考和高职招生彻底分开,逼着学生选择,相反是有了更多上高职的机会

  入学渠道越来越宽, 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高职院校招生迎来了黄金时代呢?

  对高职院校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说,学生的的确确能多次选择是否进入高职,但高职院校能否抓住这些机会吸引学生就读,是巨大的挑战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下称《方案》)于本月19日公布,《方案》明确了高职提前招生这一思路,如何和普通高考叫板,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突围,通过分类招考的模式招到合适的学生,还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探索

  还是不能操之过急。马树超说,高职招生分类招考已在全国多地试点多年,去年通过分类招考进入高职的学生已经占到了43%高职自主招考的改革是有基础的,但普通高考仍然是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重要渠道,这一点不能忘记

  引入多元评价,偏才怪才快到学校碗里来

  扩宽招生渠道的背后,不难看出,如今的改革方向是,高职院校要更多通过分类招考,而非通过传统的普通高考来选拔学生。

  这在《意见》中可以找到佐证: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将成为主渠道。

  分类招考登台唱主角怎么考?考什么?迅速成为职教界人士讨论的焦点。《意见》表明,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方展画提高声音说到。

  在马树超看来,过去的评价模式大多是野蛮的一刀切,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但实际上,这种模式仅仅做到表面公平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马树超说,学生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多元的,所以考察方式也应当多元化。

  方展画同样认为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评价体系,并不符合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他担心,越来越多的学生整天学数学外语,完全不会动手,也难以成长为技能型人才。

  说到底,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该在考试中体现这样的导向。方展画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当起了例子,现在每年搞一次大赛,拿奖的学生有免试上高职的机会,这不就说明,高职真正欢迎的学生就是这些技能型人才

  正因如此,当《意见》出台时,职教界人士普遍的反应是欣喜

  原来是让考试机构来选择人,来划考试的分数线,太过机械。现在考试机构把权力还给学生和学校,让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从学生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马树超对《意见》持积极的态度。

  方展画则寄希望于这个利好政策,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拒绝唯分数论,把会动手的差学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用多元评价手段让这些偏才怪才走进高职院校碗里去

  在马树超看来,《意见》还将带来更深远的红利:对于未来有志于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生乃至小学生来讲,他们对职业生涯的重视程度会提高,这个评价方式会反过来鼓励学生重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好处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职教界人士对评价模式提出了担忧。邬宪伟表示,职业教育门类太多了,每个人读的课程学的专业都不一样,这个职业技能到底要怎么考?它的具体考察形式仍需探索。

  不能让这么好的一种多元化评价手段成为下一个应试教育。邬宪伟强调,评价模式一定要做到既保证公平,又坚持科学选拔。

  针对职业教育领域不同类型的学生,丁金昌认为,考察方式要做到因材施评,要报考艺术类的学生要重点考察艺术天赋而非语数外成绩,要报考工程机械的学生要看重逻辑思维,不能用一种手段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同的专业一定要有不同的评价模式

  改革的门已开,脚下的步子要迈得又快又稳

  在方展画看来,这次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高等教育容量太大、供大于求,是客观原因;这次的探索能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是主观原因。

  他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诉求,也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重视技能培养的导向不能通过原来的评价体系反映出来,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招生分类招考,可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迈出的一大步,在邬宪伟眼中,还有着风向标的意义。他觉得,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注重多元评价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导向,让更多的老百姓明白:现在的职业教育,同样是针对从普通劳动者到精英的教育,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庸。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被社会尊重和重视。

  他讲起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例子,当年恢复高考同样是一个风向标,从国家层面讲,彻底否定了读书无用论,引导广大青年重回大学,学习知识

  同样的,职业教育的特质和发展模式,也需要在社会上进行引导,让更多人明白和理解高等职业教育

  如今,改革的大门已经开启,路就在脚下。那么未来,这条路要通往何方?

  邬宪伟的建议是,扩宽招生渠道,是有利于高职教育的第一步,但还只是单一的渠道,高职院校需要设定更好的更合适的人才选拔考试

  他认为,多元化选拔是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的特质。这一观点得到丁金昌的认同,他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应从多元化选拔学生,发展到多元化培养学生。

  事实上,丁金昌发现,当下没有几所学校能按照生源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但如果不能因材施教,不仅耽误了学生,也对学校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丁金昌表示,近期部分高职院校遭遇零投档就和培养的学生没得到社会认可有直接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应该有一个增值的作用,要按照学生的个性来增值,充分尊重个体的多元化,不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培养。丁金昌感叹,虽然路就在脚下,但差异化培养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面临挑战,方展画希望步子可以迈得更快一点,邬宪伟则表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抓住当下的机遇,胆子更大些,步子更快点

不管怎么改,不要伤害到高职教育的发展,步子迈得再快再大,也一定要控制住节奏,稳步推进。马树超总结说。

(中国青年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5869;累计访问人数:6301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