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发展机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9-11 点击数:2578

王占可

    摘要: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加速了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并实现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打下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给农村教育带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而有价值的作。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发展机遇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着重强调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解决好中国的三农问题,努力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对于提升当前城镇化的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城镇化推动了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带来了农村教育改革的新机遇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上都相对落后于城市,农村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农村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由于过分关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但不利于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农村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社会认知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深刻的影响。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者逐渐走向融合,城市先进的教育观念、管理模式、培养思路、教学方法等逐步向农村辐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讨论,给农村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深地影响到了农村教育发展。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农村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开始越来越接受城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注意在人才目标、教学模式、创新意识等方面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试图通过教育理念革新,提升农村教育竞争力。农村教育将围绕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培养规格、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动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助力于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农村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引人和接受先进和富于活力的教育思想观念,努力传播反映城镇化进程的新意识、新观念,同时注意辐射、引导并转变其他农村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农民改革创新意识的提高,帮助农民尽快适应并融人现代城市生活。

  二、城镇化加速了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了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教育资源配置作为教育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竞争力和发展的持续性,而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分配也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十分不均衡,教育领域的不均衡尤为突出。因传统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体制、教育财政的分级管理、教育政策等原因,使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呈现城乡二元分隔状态,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悬殊,造成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较差,学生和教师纷纷向城镇集中,从而导致农村教育发展乏力和滞后。

  在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很自然地就会对城乡教育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教育部门大都能够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重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努力把城乡教育的发展规划、学校的建设与布局、教师的配置与培养统筹起来,给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城镇教育发展的辐射带动下,城镇附近的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得以稳定、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校园文化得以加强,提升了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虽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依然相对匾乏,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交流、联谊学校、重点帮扶、委托管理等经验和做法,加快薄弱、偏远农村学校质量建设,并逐步加大教育资源投人与共享,建立起合理、科学、优质的农村教育体系。

  三、城镇化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带来了农村教育公平的新机遇

  从古代的有教无类到现代的教育公平”,体现出了古今中外人们对社会公平,尤其是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受教育者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城乡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目标,必须改变城乡二元教育的政策取向,通过资源配置、师资融合等相应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发展、统筹设计城乡教育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并实施向农村倾斜政策,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城乡教育的融合与协调,逐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幼》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的战略要求。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城镇化进程中,相关部门通过改造薄弱学校、强化中心校地位、优势资源共享、城乡教师交流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整合,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城乡教育各自发挥优势与特色,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使城乡教育双向沟通、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从而带来了农村教育公平的新机遇。

  四、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带来了农村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首先,城镇化会带来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给农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城镇化不仅仅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更是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教育目标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要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服务。农村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素质基础培养方面的改善将是农村教育借力并助力城镇化的一个关键。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居民收人,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思想理念,农民的教育需求也会变得更加强烈,用于教育的消费支出也会必然上升,同时对农村教育质量和效果也将提出更高更特殊的要求。

  其次,城镇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农村教育的整体布局要进行适度调整。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了农村乡镇大幅度的调整合并,必然对农村教育的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了农村受教育人口结构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随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对农村教育的布局调整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农村可以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重点建设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撤并离城镇较近的学校,在注重教育规模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与质量。

  第三,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职业技术人员,对农村教育的转型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城镇化需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职业技术人员。农村教育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地区发展实际,进行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技能培习等不同形式、内容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特色,加速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以适应城镇化对转移劳动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的转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村教育就必须要增加对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新技术推广投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树立为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的力、学目标。同时,农村教育还要着力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和技术,又懂经营与管理的新型农民,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五、新型城镇化促进并实现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带来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机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必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十八大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各级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既要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更要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注重农村地区或小城镇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的协调推进,吸引和强化农村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针对性。

  实际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小城镇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提供了城镇体系基础。小城镇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就业。

  我国的城镇化立足点在于农村,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城镇化要求的。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产业链,农民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地在农村内部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可以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结合点,始终坚持以产业促就业,推动产业集聚。同时,带动餐饮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实现就近转移农民、就近富裕农民。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农村孩子和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城乡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农村也可以走出一条普通教育与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教育新体系,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1106;累计访问人数:6291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