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课改的核心是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7-4 点击数:2908

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

    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很多学校都在试图改革,如何才能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应试能力?这是内蒙古集宁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多年来一直希望解决的问题。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博采众长,结合学校实际,逐渐形成了“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这是一种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法,是一种尊重教育规律,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

    内蒙古集宁一中的“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理念,初步形成于2010年底,2011年初开始在学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试点,2012年春季又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施。实施近3年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本文着重记叙内蒙古集宁一中在进行“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

 

    围绕一个核心 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集宁一中“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的核心,是解决教与学的关系,即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演员”角色变成了“导演”角色,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发动者;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观众”或“听众”角色变成了“演员”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新的角色定位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由被动而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动了起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将学习这一活动回归到了自己学这一主体上。

    集宁一中的“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是针对传统教学的不足而进行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人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积极的思考、质疑、展示、评价,课堂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就是“演员”。无论是质疑探索环节,展示评价环节,还是拓展运用环节,这些都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是一种符合自然人发展的教学方法。当人有了疑问,就有了探究的欲望,并期望展示探究结果,同时更希望得到其他人的鼓励与肯定。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更需要全神贯注开动脑筋,因为每个人的表现好坏都直接影响到本小组得分情况。在“疑·探·导·练”的课堂上,别说打瞌睡了,脑子转的慢点,好的解题思路、好的答案就被别的同学抢了先。为了跟上课堂的节奏,学生们都提前预习,提前设疑,提前准备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答案。当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令人惊叹。如在一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政治课上,学生们从树立正确的个人消费观,拓展到思想道德、环境保护、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内容,其思维十分活跃。其中,有一位学生用两组数据来说明个人的消费观与国家的宏观消费密不可分,她引用的数据是中国在奢侈品消费方面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中国人均每年的书籍阅读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通过这两组数据的比较,这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我们要更多的注重精神消费,而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物质的需求高于精神需求时,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悲哀。这位同学引经据典,结合现实,用数据来说明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她不仅仅了解了这节课的内容,还的引申出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枯燥的往脑子里塞东西,而是积极的去思考、去质疑、去展示。当他们将学习当作一种兴趣时,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与学生的热烈讨论、主动探索、积极展示相比,教师则要“低调”,他们除了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质疑、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就是掌控课堂的节奏、时间,并对一些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进行点拨性指导。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似乎很轻松,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教师虽然讲得少了,但并不因此而省力。过去教师备课是备教材,现在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考虑到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如何从学生众多的问题中正确的引导到本节的重点,教师需要在哪个知识点进行补充,这都是需要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一切都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在“疑·探·导·练”教学中,教师很难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有全面准确的预知,只能课前做足准备。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答,学生回答不了,才由教师来解答。教师重在“导”上,把握方向性、重难点,释疑解惑,拓展知识,发散思维,在方法上不可越俎代庖。因此,上这样的课,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教师不是轻松了而是负担重了,教师需要具备丰富渊博的知识储备、随机应变的课堂把控能力,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的解疑技巧以及提高学生思维力的指导能力。

    学习应该分四个层次:一是信息积累,二是知识积累,三是思维训练,四是人格修炼。集宁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努力让学生向第三个层次(思维训练层次)迈进。在第一节的正课上,教师努力发动学生动脑子,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索,并进行适当的运用拓展。第二节的训练课,既是对第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拓展,更是促使学生主动练习,规范答题,提高思维,举一反三。因为,课堂教学改革最根本的宗旨和原则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人格。这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因为激发、守护、培育美好人性,是基础教育最核心、最崇高的价值使命与哲学境界。

    角色的重新定位,使得课堂效果大大提高,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是学习的根本所在。因为,从行为哲学的角度讲,学习是一种主体性行为,再好的教师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

 

    通过四个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疑·探·导·练”教学法的课堂结构为“对课制”,即由一节新授课和一节辅导课组成,每节课40分钟。该教学法的课堂模式包括疑、探、导、练四个环节。“疑”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起始。“探”是探索、探究的意思,是学生在有了疑问的情况下,进行的探究知识本源的过程。疑和探是对学生角色的定位。“导”是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为诱导、引导、指导、辅导学生学习。其主体是教师,教师要在课堂上时刻体现“导”的作用,避免成为简单的“知识运输者”。“练”是对学生学习之道的定位,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强化,训练答题速度,强化答题规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目标。

    (一)疑——设疑、解疑、质疑。何为“疑”?“疑”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设疑——解疑——质疑,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起始。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的动力,才会有探究的愿望,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设疑——解疑——质疑”不仅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深化学习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一开始的“设疑”是一节课的基本目标,是一种预设。当基本目标达成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用好教材和超出教材。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那后边的“质疑”则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问题提出来了,由谁来解决?这妙就妙在一个“探”字,它不是由教师来回答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探究答案。

    (二)探——自探、合探、再探。这里的“探”是探索、探究的意思,是学生在有了疑问的情况下,进行的探究知识本源的过程。“探”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首先是“学生自探”。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精神。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其次是“同学合探”。新课程在评价学生“基本素质”的6个维度中就有“交流与合作”这一项,《礼记》里也说“独学而无力,孤陋而寡闻”,可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兵教兵,发动学生教学生是好方法是高效的措施,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需要。这个环节中,对于学生自探未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直到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时教师才给予讲解,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挖掘潜能的机会。

    最后就是“师生再探”。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互动主要是思维的“交往”而不是形式上的互动。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激励,要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教师要从过去的“演员”角色转变为“导演”角色。这一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

    总之,“疑”和“探”是对学生角色的定位。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质疑和探究的过程。因为有了质疑,才有了探索,有了探索,才有了发现,有了发现,人类才会进入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的社会。因此,好的教育注重对原创性知识的质疑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究兴趣。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自始至终贯穿整个课堂。很多同仁都读过《论语》,我们是否发现,这部影响人类发展2000多年的巨著,从始到终体现的就是“疑和探”。可见,“疑·探”教学孔子早就用上了。因此,疑和探是针对学习主体——学生提出的,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合作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疑”和“探”是通过小组展示和评价来表现的。展示是价值的体现,是人获得尊重和尊严的重要途径。因此,展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多种能力的机会,还可以看出学生在本节课的收获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是学生之间互相促进、资源共享的一种方法,通过别人的评价学生们能更清晰的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差距。特别是打分这一环节,本身就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和赏识,这些做法既符合人性规律又符合教育规律。

    (三)导——诱导、指导、引导、辅导。一位好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诱导兴趣、指导自学、引导思维、辅导答疑。教师在整个课堂始终贯穿一个“导”字。因此“导”的主体是教师,是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导既体现一种理念,更体现一种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真正做到诱导兴趣、指导自学、引导思维、辅导答疑的作用。

    一是诱导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引线,乐学是求学的极佳状态,前面所讲的疑、探都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没有了兴趣就不存在疑问和探索。可见,激发兴趣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诱导兴趣”,一位好的教师应当研究“导”的理论和方法,一位好的教师应当成为导师。正如叶圣陶所讲:“导是更高级的教。”因此,教师从一堂课的开始,就要诱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质疑并探索。

    二是指导自学。指导自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因为好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自学的教学。新的教育精神是每个人成为他们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教师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有人曾做过一项关于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的问卷调查,在各类人员的答案中,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具备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好“导演”,指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教会他们学会自学,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指导自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要点,课改就是要改规律,让人回归教育本真。

    三是引导思维。思维品质是素质的核心。通俗地讲,能让学生动脑筋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我们课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这一点,我的课堂是否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脑子是否动起来了?作为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营造氛围,指点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是辅导答疑。这是整个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想完成好辅导答疑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方法。从这一角度讲,上好辅导课要比讲好一节课更难。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时刻体现“导”的作用,避免成为简单的“知识运输者”。教师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要把握方向性、重难点,释疑解惑,拓展知识,发散思维,在方法上不可越俎代庖。

    (四)练——训练、巩固、强化。“练”是对学习之道的定位。集宁一中不仅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而且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达到堂堂清、天天清的目标,将课堂结构设置为“对课制”,每一节正课后面都紧跟一节学科自习课,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强化,训练答题速度,强化答题规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目标。

    在学科自习课上,教师不能占用时间讲解,而是要在班级巡视,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因此,为了提高练习质量,跟踪训练就需要精工细作。在集宁一中,所有年级各个科目的跟踪训练不仅有统一规范的形式,而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材配套,与当堂配套,重难点设计,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训练情况,在现有基础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变式训练,由封闭式训练向开放式训练转变。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因素,跟踪训练有AB两组。A组是必做基础题,要求任课教师全部批阅;B组是提高拓展题,是选做题,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教师通过批阅跟踪训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讲解,而且要做到激励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疑、探、导、练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民主平等的课堂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越是滔滔不绝,似乎越能体现其水平,越是“满堂灌”的做法,似乎越能体现其负责。但是,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教师必须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一来就使得课堂更加民主平等。

    在“疑·探·导·练”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之间的亲密合作,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收获,每个人都可以评价别人的对错。无论小组之内的分工与合作,还是小组之间的竞争与评价,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同学之间无论是轻声细语的讨论、面红耳赤的争辩,还是不留情面的评价,都是为了互相提高,共同进步。这样的竞争与合作体现了同学之间的民主与平等。同样,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再向传统教学中那样自己说了算,“一言独大”,他们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并积极地给予鼓励与赞赏,引导与激发,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学生质疑、探索、思维能力提高了。整个课堂上,学生都在质疑、探讨、研究、合作中学习,这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得到了培养。特别是在质疑再探环节中,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了互相质疑、互相竞争、互相探索的热烈气氛,这种展示给学生体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合作能力提高了。作为课堂的主人,每位学生的表现都能及时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评价、鼓励和赏识,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无论是成绩差的学生,还是成绩好的学生,都必须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避免了个别学生思想游离课堂之外的情况,极明显的就是这样的课堂没有了睡觉的学生。

    (三)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不仅是听讲与做习题,他们还学会了利用各种手段搜集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四)学生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了。通过疑探环节,小组内共同解疑、交流、探讨、归纳,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在展示和评价环节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答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五)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了。课堂上,教师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得到了提高。在知识运用拓展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编题,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有的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后,编出了水平很高的题目,有的甚至达到了高考题的水平。

    “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2013届高考中,我校包揽了全市理科前十名,特别是一些入学成绩并不高的学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全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集宁一中的成绩名列前茅,2011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平均分均位列乌兰察布之冠,在全区246所学校中名列前茅,分别排在十名左右。在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尖子生纷纷到大城市求学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是集宁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收获。

 

    采取系列措施 促进教改的全面推开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业务能力即使比较差,也能走上讲台,因为他可以照本宣科。但是现在不可以,如果一个教师吃不透教材,知识不能超越教材,没有把控课堂的能力,缺乏引导和组织能力,就根本无法上课。运用“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看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不多,但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需要具备掌控课堂、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为了应对学生在课堂是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需在备课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使备课更加全面充分,教材知识得到了拓展。为了让教师快速成长,积极改革,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将教学改革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运用“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教师需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掌握更广博的知识,因此,有个别教师就抵制改革、消极对待。为此,学校将教师是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的怎么样等纳入考核体系,并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提拔晋升等方面挂钩。目前,集宁一中已形成一种氛围,就是改革意味着生存与发展,不改革意味着死亡与停滞。所以,每一位谋求发展的领导和教师都在努力地提升自我,推进教学改革。

    (二)通过赛课激发教师改革的热情。为了让教师迅速成长和脱颖而出,我校为所有教师搭建了一系列公开、公平展示和竞争的平台。平台之一就是赛课,这是一条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的星光大道。从2012年开始,我校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赛课”,并评选出月冠军、学期冠军、学年冠军。学校拿出专项经费奖励参与者,重奖优胜者,给那些在教学上想改革、肯上进、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展示的平台。通过赛课”,我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改先进教师,成为全校教改的领头人,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得到学生和教师高度认可的同时,也赢得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好评,我市多所学校的近千名教师到我校观摩学习,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符合人性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千改万改,最根本的宗旨和原则就是要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这将每个人一生发展的财富。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有好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都做得很好,我们在向大家学习的同时,也希望我们能携起手来,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努力,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教育要求的好路子,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好经验,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32089;累计访问人数:6294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