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朱昌俊:职业教育的转型需要更有突破意义的改革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6-25 点击数:2557

    6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工士学位(试点)授予仪式上,1103名应届毕业生穿着学校统一定制的新学位服,按照正规的学位授予仪式,依次从院长和导师手里接过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证书。目前,我国学位序列中尚没有工士这个学位,此次颁发的工士是一个称号而非学位,具有试点性质。但按照6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教育部正在加快推进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见623日《北京青年报》)

  首批工士学位诞生,其实早有迹可循。一是有人大代表于数年前就建议在高职院校中设立此学位。二是工士学位已在个别学校试水:2011年,厦门华夏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专业副学士,当年有1100多名学子获得。

  然而,在虚假文凭、学历崇拜流行的背景下,增设工士学位不免引发种种疑虑:是否会助长新的学位与文凭泡沫?其所要求的三证四合格,是否会偏离职业教育重实用性的技能培训目标,给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设置不必要的学历门槛?类似的审慎态度确实不乏针对性,但仅仅将职业教育视为纯技能培训的社会观念早已过时,且这种功利与单一的培养模式,也被实践证明难以跟上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需要,更何况,动手能力强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必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至于社会性的文凭崇拜,更有多种成因,将之归于学位制度本身,并未切中肯綮。

  在产业快速升级转型的时代,对于人才的衡量标准正在不断刷新。故而,将接受职业教育视为考不上大学的次优选择的观念,也应被重新审视。说到底,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是社会分工向更精细层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高等教育并无高低优劣之分。而设立工士学位,恰好在职业技能培训外,增加了人文素养的要求,不仅利于职业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筛选机制与淘汰效应。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中缺少一定的学位认证机制,本身就说明其被排斥在既有的学术体系之外,不但会影响到年轻人的择校、择业观念,也给职业教育者的继续深造带来现实困难。

  任何学位的设立都是严肃之事,学位认定也必须具备独立而科学的评定标准。鉴于此,对于尚处试水阶段的工士学位来说,尽快建立与完善评定标准与体系,促进传统职教体系的转型,重新构建契合学位定位的培养模式,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必须防止随意授予等违规行为。

  职业教育的转型,需要更有突破意义的改革。

(工人日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28;累计访问人数:6249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