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家观点

吴康宁:深化教育改革需实现的三个重要转变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6-9 点击数:1720

深化教育改革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概念。

  宽泛来说,任何改革启动之后,便开始了不断推进的过程。而一旦改革取得初步进展、需要改革者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智慧攻坚克难、推动改革闯关前行时,改革便来到所谓深水区。此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不断推进,旨在寻求根本突破的深化便成为改革的主题词。

  就中国教育改革历程来看,自1980年代后期起,深化便开始被视为一些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1990年代初期起,深化教育改革作为一种官方要求便开始出现在政府教育部门领导的讲话和文件中;并不断出现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讲话及政府最高层次的文件中。但客观地讲,由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难度远非一般教育改革所可同日而语,因而,尚未见有任何一项被要求进入深化阶段的重要教育改革业已取得全局性根本突破,或已有迹象表明必将取得全局性根本突破,尽管这一评价同有关教育改革的诸多统计数据、总结报告、领导讲话乃至媒体报道的主流基调未必吻合。

  步入深水区的中国教育改革究竟如何才能持续前行?在经过30多年这一比较漫长的改革历程之后,中国教育改革究竟如何才能取得真正为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以及教育工作者自身所认可的全局性根本突破?这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者们不能不心脑一致地思考且心口如一地表达的问题。作为一个侧面,本文拟对当下深化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实现的三个重要转变加以初步探讨。

  一、从机械地摸着石头过河到有序地沿着线路前行

  摸着石头过河是教育改革的一种行动方式,这种行动方式在教育改革初始阶段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一种精神,它体现着改革者的勇气:既然不改革便没有出路,早改革早有出路,那就摸着石头也要过河;作为一种见识,它表明改革者的信心:既然改革的大方向没有错,那就不必纠缠于一些几乎不会取得共识的争论,先摸着石头抓紧时间过河再说;作为一种策略,它也蕴涵着改革者的智慧:既然尚不清楚前面究竟有多少艰难险阻,那就摸着石头稳妥过河。所有这些,都使得摸着石头过河常常成为教育改革初始阶段的一种主要行动方式。

  进一步来看,即便在教育改革深化阶段,或者说即便在教育改革进入所谓深水区之后,摸着石头过河也并非不再适用。由于人们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将会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冲突不可能事先预料得一清二楚,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所需渐次展开的具体环节与过程不可能预先设计得完美无缺,因而,摸着石头过河依然会不时成为可选择的行动方式之一。换言之,摸着石头过河并非教育改革起始阶段的特有行动方式。

  然而,摸着石头过河毕竟是一种没有承诺的行动方式。在使用这种方式时,改革者不用承诺改革的实际进程,因为改革者事先并不清楚前行航道上究竟会有多少可以作为支撑的中流砥柱、究竟会有多少必须与之搏击的险滩暗礁,以至于无法负责任地预估改革进程。既然无法负责任地预估,也就无须承诺。也正由于这个缘故,改革者们更不用承诺改革的最终结果,因为改革者对于改革最终能否以不超出底线的代价获得成功,同样不得而知。既然不得而知,自然同样无须承诺。从另一个角度讲,摸着石头过河原本就带有试试看、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没关系的两可色彩,原本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它也不要求改革者必须作出承诺。

  有鉴于此,摸着石头过河就不宜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主要行动方式。理由是:

  其一,我国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成效远不如预期,以至于在经过30多年这一比较漫长的历程之后,才蹒跚来到所谓深水区。不论教育官员、政府文件及新闻媒体等使用怎样的言辞对教育改革予以何种评价,我们都无法采用鸵鸟埋头的方式否认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民众对于教育改革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目标已经没有多少信心,对于总摸石头却总也不过河的教育改革行动方式已经没有多少耐心。就此而论,可以说一味的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已威胁到教育改革的合法性本身。

  其二,经过30多年这一比较漫长的历程,通过反反复复的理念争辩、利益博弈、力量比拼的曲折过程,绝大多数教育改革者对于制约改革深入推进的主要障碍究竟是什么、搬除这些障碍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可以说绝非一无所知,而是早已相当清楚。不要说教育改革者了,即便是一般民众,也有普遍认知,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试问:当今中国有几人不知政府部门超强控制乃至以权寻租已成为阻碍学校自主办学的最大拦路虎?有几人不知高考指挥棒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巨大瓶颈?有几人不知重数量轻质量的愚蠢学术评价制度是催生学术垃圾与学术腐败的制度根源?对于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而言,主要问题早已不是认识不到,而是行动不力;早已不是并非知道石头在哪里,而是明明已经比较清楚知道石头的状况,但就是不去制订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过河方案,就是不过河。

  其三,更要害的问题在于,摸着石头过河其实也并非一些主张者的真实想法,而只是他们的一种借口,一种修辞,或者说一种谋略。在这个借口下,摸着石头过河的主张者们便可名正言顺地不用承诺教育改革的进程与效果,并因此而不用对教育改革进行艰苦细致的规划设计。他们之所以制造这样的借口,或者是由于懈怠与懒惰,或者是由于不想因深化改革的结果导致自身利益受损。这样,摸着石头过河便成了他们的一种拖延战术,许多宝贵的教育改革机遇也就在这种总也不见实质性成效、总也不见关键性胜利的摸石头过程中白白丧失了。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深化教育改革所需采用的主要行动方式不应是机械地摸着石头过河,而应是有序地沿着线路前行沿着线路前行是一种清醒的行动方式,它要求改革者事先制订明晰的改革线路图,以便使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过程成为按照线路图不断前行的过程。这样的线路图至少具有三种特性:

  一是科学性。深化教育改革的线路图应当有根有据。所谓,是指关于教育及教育改革的坚定理念;所谓,则指确有指导价值的教育改革相关理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深化目标以及迄今教育改革的正反经验。

  二是整体性。深化教育改革的线路图应当是整体设计的产物。应当将综合统筹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手段,改变此前阶段中常见的各种单项改革互不关联、各自为政、以至于最终孤掌难鸣的状况,在改革前行的线路上充分体现不同教育改革相互之间的照应、联动及协同。

  三是细实性。深化教育改革的线路图应当展示可供选择的多条路径。应当充分估计深化教育改革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复杂局面,细致考虑多种可能的应对方略及弹性空间,以使改革者能根据实际情况,既可选择最佳方略,也能创造性地进行改革实践。

  只有事先制订具有如上特性的线路图,只有按照这样的线路图前行,深化教育改革才不致成为一种盲目无序的过程,并因此而不会成为一种既无承诺、又难预期的过程。

(中国改革论坛网)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 ©2012-2019  沪ICP备13044383号-1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30号5号楼  邮箱:shmbjyxh@126.com  

联系人:吉老师 15221330827  邮编:200042

投稿邮箱:13501745136@163.com mbeduxgc@163.com

当前在线人数:28081;累计访问人数:6249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