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本网综合消息)5月15日下午,我会团体会员上海建桥学院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校长潘迎捷,党委书记蒋威宜,教务处处长孙福良等以及兼职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思政部主任宋艳华就思政部的整体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做了汇报。她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这一议题,介绍了思政部教学改革设想,她说针对学生对思政课接受整体情况不佳这一现状,思政部在通过调研、深度访谈了解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所应具备的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和学生特点提出了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优质提问教学课堂、以对话教学法为主要形式——建立立体化的互动平台、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树立大思政的理念、以践行为归宿——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的思政课改革基本思路,力争把我校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为学生成长成才成人助力的特色课程。
思政部沈树永老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教学构想为主题,探讨了学校“基础”课“慕课”改革的初步方案,力图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课堂翻转,并就可能遇到的诸如“思政课或更被边缘化”、经费投入巨大等困难与问题向与会的领导和同仁问计。杜秀玲老师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分享了通过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蒋成凤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思政课教学的巨大优势及为我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马可可分析了思政课现有考核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关于构建“知行统一”考核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设想。
学生代表魏强和王毅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表达了“内容新颖、贴近生活、互动性强”的思政课是最吸引学生的思政课的真实心声。其他与会教师也纷纷围绕主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张宁处长强调,思政课改革要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力争发挥思政课的更大优势。
潘迎捷讲话,他希望思政课能在充分研究90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以学生为中心”创建符合学校特点的思政课体系。他指出,如何将思政课上活是摆在所有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学校将为思政课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他还指示:学校思政课的创建要彰显特色,必须打通思政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把学校各种资源整合成“大思政平台”,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效应,努力使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